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8版:新民环球·教育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数码
 第B24版:广告
第A09版: 目击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月饼票夜市

雍和


  首席记者 雍和 图/文

  昨晚,走过南京东路,见许多人聚在一块,几乎占去半个街面。他们看上去不像游客,头上霓虹灯视而不见,也不东张西望,倒是在扎堆交流,气氛十分热烈。是外语角开出夜场?是股民街头“大学”弄出夜校?还是球迷为铿锵玫瑰出线,在慷慨激昂?

  我端着照相机走进人群,碰到怒目金刚:“侬做啥,拍啥拍!”我惊觉,他们手上都拿着一叠叠票子,不是百元大钞就是花花绿绿的月饼票。我懂了,这些人要么是买进卖出的“黄牛”,要么就是来抛出多余月饼票,或者是来淘便宜货的市民。

  如今月饼花头十足,式样有粤、苏、台,口味有甜、咸、辣,馅心有豆沙、鲜肉甚至还有鱼翅、燕窝、冰淇淋、野山参……包装也是千奇百怪,木头、金属、塑料、纸料等。叫卖月饼的,不仅有食品店,还有许多五星级高档宾馆和弄堂边小摊。最近送快递的,忙得满天飞,其中不少是托了月饼的福。

  时下上海人家,很少没有月饼和月饼票的。少的几盒几张,多则不计其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月饼票买卖市场,便应运而生。一方面是相关企业倾力推销,另一方面是消费者消化不了。但只要月饼还是民间礼品,只要月饼票还是单位福利,只要月饼利润还是不低,那这种特殊的“二级市场”就不会消失。

  我离开时,已过22时,月饼票“夜市”热闹依旧。看样子,月饼票二手市场,仍要维持一周左右。过了中秋,“黄牛”便作鸟兽散,另辟蹊径。产销人员,则可总结经验,论功行赏。只是五花八门的月饼,命运将不尽相同,有的下了壮汉的肚,有的继续待售求沽,有的成了家中的摆设,有的无奈与垃圾箱为伴……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