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涨涨跌跌其实是平常事 郭勇斌 |
多空的僵持和拉锯使得市场普遍有一种焦灼情绪。持重仓者担心盈利成为纸上富贵,每一次指数的下滑或个股的跳水,都会让他绷紧神经;抛空持币者其实也不平静,毕竟踏空的滋味太难受,还有一周就是国庆长假了,节后万一大涨,那同样要跺足捶胸。 其实冷静分析一下今天市场,涨涨跌跌只是平常事而已,我们大可不必一惊一乍,自己吓自己,天天惶惶不可终日。只要将持仓比例控制好,只要对持有的品种有信心,我们大可以平静地面对市场。 从利淡的角度来看,影响市场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舆论环境。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分析评论,最近谈风险的声音越来越大了。毕竟今天的每一个点位都是历史上没有出现的高位。提示一下风险是必要的,但风险是不是大到一触即发的地步,我看也未必。毕竟今天的市场是有上市公司业绩提升和外围资金源源不断入市做支持的。其次是新股发行的节奏。无论从规模还是速度,进入九月份以后,扩容的压力都在增大。建行和神华是红筹股回归,说明市场一度争论不已的香港红筹股回归问题已经有了定论,这两只品种只是拉开了红筹股回归的序幕。但扩容真的会压垮市场吗?我看也未必。当时中国银行发行的时候,大家也是担心不已,结果不是有惊无险吗?第三是进入九月以后,指数出现了滞涨。事实上,九月指数的滞涨也只是因为七月和八月指数涨得太快了。要想保持七八月份的上涨速度,事实上是困难的。当时,日均上涨速度是50点,也就是说,一个月可以涨1000点。如果要保持九月以后连续四个月都以千点的速度拉升,这实在是太快了。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九月份的滞涨,我看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我们同样要认识到市场的一些利好因素。首先,权重股的调整已经持续多日,下跌能量相对得到了释放。从8月15日开始,两地市场流通市值最大的20只品种先后进入了休整期。也就是说,尽管在那以后指数是上涨了,但这批股票保持了横盘整理的格局。仔细跟踪过去一个月以来流通市值最大的20个品种,它们的流通市值之和一直保持在18000亿的水平,这是市场的中坚。如果这批股票的做空能量已经得到了宣泄,大盘也就跌不到哪里去了。其次,市场人气依然很活跃。尽管沪市的日均成交量只有1500亿的水平,但从个股的情况看,即使在周五这样的动荡背景下,沪市有16只品种涨停,加深市也有16只,两地一共有30余只个股涨停。保持有30多家个股的涨停板,说明市场人气没有出现问题。 总之,进入九月份以后,在指数不断创新高的同时,调整的次数和频率也在不断加快。但所有这一切都没有打破市场震荡上行的基调,也许我们大可以淡静地面对市场的涨涨跌跌,九月的震荡整理只是为今年第四季度行情的展开打下了基础。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天的市场其实只是在为未来积蓄着能量。 上证综研 郭勇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