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10版:深度报道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医药资讯·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投资理念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专版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6版: 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留下百年长卷 让后人细细品读
——纪念雕塑大师张充仁诞辰一百周年
庄娅琼 董鸿景

  ■ 展厅中,张老的音容笑貌犹存
  ■ 1988年,为法国当时总统密特朗塑像
  ■ 邓小平像 1994年作
  ■ 怜其少子 1973年作
  ■ 闵行区“张充仁纪念馆”展厅中陈列的雕塑作品
  ■油画 北京风景1931年作
  ■ 水彩画 陋巷晨光1935年作
  ■ 水彩画 户口米 1937年作
  ■ 游击英雄 孙玉敏   1958年作

    今天,上海闵行区举行了纪念张充仁诞辰一百周年的活动。

  作为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奠基人之一,张充仁留下了丰富的作品——在国外时,从在比利时留学期间的处女作《渔父之妻》,到布鲁塞尔百年宫额顶的巨型雕像,以及之后应当时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所做的密特朗像;在国内:表现中国这头睡狮的《醒悟》;上海沦陷时发出的呐喊《恋爱与责任》;新中国诞生后创作的《解放》;讴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丰年》……而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件雕塑作品《完璧归赵》,则是表达当年他对香港回归的期盼。

  张充仁的雕塑几乎是一部编年史,每一段特殊时期都在他的手中由软泥凝固、坚硬起来,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些振奋人心的雕塑作品,留给了人们一个坚毅、爱国、热血沸腾的作者形象。而他大量的绘画作品,则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浪漫、乐观的张充仁。

  “中国张”享誉欧洲

  谁最早让欧洲人看到了真实的中国?谁让十亿欧洲人记住了同一个中国名字?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欧洲家喻户晓的连环画《丁丁历险记》捧红了主角丁丁,还有那个善良智慧的中国男孩“张”——他颠覆了当时所有欧洲人心中的中国人形象。

  这个张姓小男孩的原型,便是当时留学比利时的张充仁。他和《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一起合作完成了丁丁在中国的历险记。当时在比利时皇家学院学习的张充仁已经渐渐崭露头角,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埃尔热。单眼皮、吃狗肉、长辫子的形象,是那时欧洲人对中国人的全部印象,张充仁立刻指出,无论描绘什么故事都要以事实为根据。他向埃尔热介绍了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抢掠、横行霸道的行径,第一个在欧洲喊出“日本在侵略中国”,并把这一切融入一幅幅简洁明快的漫画里,呼之欲出,潜移默化。

  在绘画技艺上,张充仁建议用中国画的线条来表达。“中国画的线条是用毛笔勾勒出来的,可硬可软,一看就懂。”线条的勾划、光线的明暗、中国文字的刻画……处处透着张充仁的智慧。

  念及恩师二三事

  1936年,归国的张充仁在上海合肥路创办了“充仁画室”,陆续收了300多名学生,严友人、沈默、姚建国等雕塑家都曾是他的弟子。他们至今对恩师念念不忘。

  严友人:他属于跨越两个洲、两种文化的艺术家。但他始终以平静的口吻告诉世界:“我是中国雕塑家张充仁!”在他67年的雕塑生涯中,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更是贯穿一生,在1935年回国前夕,为了维持生计,甚至学会了制造啤酒的全部技能。那种平和与朴素让国人和所有法语系欧洲人折服。

  沈默:张先生常说:“泥塑是加法,雕塑是减法,所谓雕塑就是加加减减的艺术。”而他的特色就是“只做加法”,用手指把泥巴捏成大小不一的丸子,随后一点点加上去,再加以适当的雕刻,这样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一条条扁平的泥巴印,凹凸不平,但退后几步看却很具质感,好似每块肌肉都是活的。难怪齐白石看了他的雕塑作品以后惊喜不已,奋笔疾书“泥塑之神手也”。

  姚建国:我记得老师总喜欢用黑泥来塑草稿,有一次我也用老师的手法用黑泥塑了一尊《拾穗》的草稿,与老师塑的放在一起。立刻有师兄质疑是否为老师的作品。我很失望,老师却说:“你应该有自己的风格,而不是跟在老师背后亦步亦趋,那样做得再好也不是自己的东西。马约尔、波岱尔都是罗丹的学生,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走自己的路,开创了独立的风格。”      庄娅琼 文 董鸿景 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