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宁夏专版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阳光特奥专版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美丽足球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24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邓伟志再献新作

朱慧君


  自党中央发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部署。2005年年初,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写出了《和谐社会笔记》一书,成为当时讨论和谐社会话题的第一本书,在全国各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今天,邓伟志又写出了长达三十多万字的《和谐社会散议》(人民出版社)。

  《和谐社会散议》分“总论”、“政治篇”、“经济篇”、“社会篇”、“思想文化篇”、“自然环境篇”五个部分。书中阐述:中国人比较熟悉“小康社会”,应当看到“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是一鸟两翅的关系,“小康社会”本来就应当是和谐社会。经济与社会是互为前提的,社会是经济的环境,社会是经济的导向,社会是经济的动力。环境有好坏,导向有正误,动力有大小,只有和谐社会才是好环境,才是正向导,才是真正的动力,持久的动力。

  此外,书中还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第一,“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国家的社会资源,它们各有各的生命力,“和谐社会”不是富少数人,而是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第二,“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匀称的社会,社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把社会距离和社会矛盾拉大,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反之,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距离适当,社会管理的成本会比较小。第三,“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防火墙,是社会发展的支撑点,是推动整体前进的推进器。

  在中国思想史上,在儒家、道家的言论中,早有和谐思想的萌芽,孔子有“君子和而不同”,孟子有“天人合一”。马克思则认为,人应当融入社会,社会应当融入人,这才是高度的和谐。和谐社会是我们万众追求的理想社会,我们期待着它的早一天来临。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