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宁夏专版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阳光特奥专版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美丽足球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24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将建国内首座海底观测平台
整合地震、海洋、气象观测优势 海底世界现场直播成为可能
马亚宁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不用深入洋底,无需顶风迎浪,看看电视,就能随时观测万米海底的风吹草动。昨天,上海市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开幕报告上,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透露了上海海洋发展最新进展:在东海大小洋山海域,上海市地震局、海洋局和气象局将联合搭建国内首座海底观测平台。这有望成为我国海域海底观测全网的起点。

  面对深邃神秘的海洋世界,海洋科学家正在规划一项“超级海底计划”——用万米光缆联接无数传感器,编织出一张覆盖全球洋底的深海观测系统。美国和加拿大投资近3亿美元兴建的东北太平洋海底观测网,今年即将投入应用,展开对水层、海底和地壳长达25年的实时连续观测。

  2006年起,上海市科委聚焦海洋科技,发展海洋综合立体观测技术,将海洋综合观测与科学试验平台列为上海市海洋科技登山行动计划。规划中的海底观测平台,将整合地震局、海洋局和气象局各自的观测优势,建成一个集地震、海啸、水文、气象、底质、泥沙、化学等多功能观测要素的海洋综合试验站。规划中,地震井深300米,平台距离水面18米,一个边长为1-2千米的综合观测试验组网与示范系统,用于探测海底地磁、温度、声学信号、沉积泥沙等科学要素。海洋科考人员和气象专家将分别观测海洋水文、水质、海表面气象和海雾等,建立海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快速分发、传送及应用。

  目前,研究人员正争取以上海为海洋起点,建立全国性的海洋综合观测网络,实现对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变化过程的不间断观测,让海底世界的现场直播成为可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