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题报道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2007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秋燥饮食原则

金迪 蔡东联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所谓“燥胜则干”,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破裂等症。为了增强人体调节机能,适应多变的气候,饮食应采取以下措施:

  1.防燥养阴  秋季饮食以“防燥养阴、滋阴润肺”为准绳。古代著名营养专著《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多食芝麻、核桃、花生、糯米、蜂蜜、乳品、甘蔗、梨、香蕉、莲藕、萝卜等,可以滋阴润肺养血。而瓜果蔬菜中含有的丰富水分、维生素、食物纤维等,对预防秋季最易出现的口鼻目干、皮肤粗糙、大便秘结等现象,大有裨益。

  2.少辛增酸  所谓少辛即少吃辛辣的食品,如葱、姜、蒜、辣椒等。中医认为肺属辛,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是要防止肺气太盛。此外,肺气过盛可损伤肝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多吃酸味水果和蔬菜,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山楂等。

  ⒊ 经常食粥  年老胃弱的人,可采用晨起食粥的方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生地汁粥、银耳莲子粥、麻仁栗子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4.适时进补  适当服用些维生素类制剂,还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如西洋参、沙参、麦冬、百合、川贝、胖大海等。原则是宜滋润,忌耗散。平素为阴虚体质的人,秋天更要注意养阴,可用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金迪 蔡东联(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营养科)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