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题报道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2007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烂水果能不能削价销售?
专家提醒:“处理水果”最好不吃,以免贪小失大
周李娜 方钟泽

插图 孙绍波

  编辑同志:

  近日我去肇嘉浜路一家大型超市购物,在生鲜区,看到营业员将部分腐烂的苹果、生梨、木瓜等水果,用塑料袋封装好,放在柜台上,挂上“买一送一”的牌子。因为售价便宜,不时有顾客选购。但我认为,超市为减少损失,把腐烂的水果蔬菜削价出售,是对消费者健康不负责任。    读者 王宏玺

  【调查附记】

  削价销售成行规

  收到读者来信,记者走访了数家大卖场,发现将烂水果削价销售,已成司空见惯的行规。这些水果大多是在贮运和销售过程中被挤碰擦烂,表皮发黑,甚至霉点斑斑。超市把烂水果混装在塑料袋里,也不称重,1元一袋;有的索性堆放在筐里,任由顾客挑选,售价多在1元左右。问营业员生意如何,回答说还不错,因为便宜,很受顾客特别是老年顾客的欢迎。

  水果变质照样卖

  “表皮硬伤没关系,只要把腐烂的地方用刀多挖去些,照样能吃。”超市里一个顾客告诉记者,他一下子买了3袋。然而事实未必如此。一姓李的女顾客投诉说,她买了一袋特价处理的水晶梨,外表看还光洁,可这批梨是去年秋天采摘冷藏至今的,果核都已发黑霉烂了,最后只能扔掉。一些顾客认为,将烂水果挑拣出来削价,有违法销售“变质食品”之嫌。更有顾客批评超市这样做是“自掉身价”“自砸招牌”。

  烂水果有损健康

  烂水果能不能卖?记者为此咨询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有关人士答复说,不准销售变质食品,是法律法规早有明确规定的。不过对表皮破损、部分腐烂的水果可否销售,目前尚无细则规范。

  专家说,烂水果最好不要吃,吃了对健康不利,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有害微生物在腐烂水果中快速繁殖,会产生大量有毒致病物质,并通过果汁向未腐烂部分渗透扩散。即便将腐烂部分挖去,仍无法保证不被污染。顾客选购“处理水果”一定要谨慎,不要贪小失大。

  实 习 生 周李娜

  本报记者 方钟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