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题报道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2007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6枚核弹“失控” 36小时
——美报披露上月轰炸机误挂核弹事件细节
马震

  ■ 悬挂着导弹的B-52轰炸机(资料照片)

  美国B-52型轰炸机上月误挂核弹飞经数州的消息令全美震惊。《华盛顿邮报》23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初步调查显示,严密的核查程序没有起作用,致使6枚核弹“失控”约36小时。

  运输程序复杂

  从去年秋天开始,北达科他州迈诺特空军基地得到命令,把约400枚导弹运往路易斯安那州作退役处理。截至今年8月29日,也就是误挂核弹事件发生的当天,基地已完成了200多枚这种导弹的运输任务。

  根据相关程序,将核弹装上运输机,首先要取下核弹头,然后在空出的位置上填充大小、重量相当的金属物,但填充物要与核弹头颜色有区别。

  负责保管弹药的官员要跟踪核弹头的去向。导弹弹体上有一个小窗口,工作人员通过它可以看到弹头的颜色。多数时候,工作人员还会在弹体上作红色记号。移动导弹前,一个两人小组还要查序列号、条形码等以确认导弹是否装有弹头。

  如果要移动装有核弹头的导弹,军方要出动有特别装备的安全警察,还要得到基地高层指挥官批准。特殊跟踪程序也会启动。

  竟然层层失查

  根据军方的初步调查,8月29日9时12分,基地工作人员开两辆卡车进入核弹储存地点,将6枚核弹装车后送往停机坪,并把它们挂在一架B-52型轰炸机左翼下。同架飞机的右翼下还挂了另6枚没有装核弹头的同型号导弹。

  下午17时52分,轰炸机装弹完毕。但这架飞机在停机坪上停了一夜,随后的15个小时,外部的铁丝网与例行巡逻队是对这架飞机的唯一安全保障。

  根据程序,机组成员在起飞前还要检查所有导弹与弹头,但负责检查的人只查了机翼一侧,而那里的导弹恰巧是没装弹头的。

  这架轰炸机8月30日早晨起飞,11时23分抵达路易斯安那州。飞行员办完交接手续后,离开了飞机。又过了8小时,负责卸弹的人才发现异常,当基地指挥官下令增加警卫时已是22时左右,这距核弹离开安全储藏地已有约36个小时。

  问题十分严重

  路易斯安那州空军部门发现问题严重性后,第一时间向核作战计划的“中枢神经”——国家军事指挥中心报告。军方将这起事件定性为“弯矛”级事故,按严重性来讲仅次于第一级的“断箭”事故。“断箭”级事故意味着核武器丢失、遭破坏或意外爆炸。退役的空军将军哈比希说:“我从1966年开始从事涉及核武器的工作,我不知道有任何事故比这起更严重。”

  事件曝光后,舆论哗然。许多军方官员、核武器专家,甚至包括议员都担心这起事故不仅仅是意外,而可能是核武器管理政策存在漏洞。公众也在讨论事件可能带来的危险。

  军方调查尚未结束。国防部官员表示,军方已在全面审视涉及核武器的操作规程。

  马震 (新华社供本报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