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投资理财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藻”技术成功之忧

李传玺


  无锡太湖蓝藻暴发时,合肥巢湖吓了一大跳,全方位盯紧,生怕也来那么一次,万幸的是它仅仅局部出现尚不严重。眼下传来一条消息,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关于“水体氮磷藻移出技术”的研究已基本成熟。实验数据显示,该技术可以去除巢湖水体中百分之九十的氮和磷,蓝藻去除率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百。本月将进入湖中进行除藻试验,一旦成功,将全面开展剿灭蓝藻。这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在赞美此项技术功德无量的同时,人们却产生了新的忧虑。

  忧虑之一:会不会放松对污染源的治理。众所周知,原本清澈的湖泊出现危及人类生存的蓝藻,是因为工业造成的污染太过严重。针对问题症结,江苏省委领导斩钉截铁地要求清理环太湖周边的工业污染,以彻底消除蓝藻之害。那么,这项技术的出现会不会让大家松一口气,认为反正已经有了清除蓝藻技术,还去关闭那些污染严重的小工厂干吗?工厂还有什么必要再去花钱搞净化污水设备?于是正在清理的污染源可能死灰复燃,而且还有可能带动新一轮污染环境的小工厂破土而出。 忧虑之二:去掉一害又来一害。因为任何一种化工产品,都有其负面作用,它在治理蓝藻方面有特殊功效,时间一长用的数量多了,会不会在水中形成别的什么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也许相关科研部门已经考虑到这个因素,那就算我辈杞人忧天了。

  然而,笔者以为,在为“清藻”技术取得成功而感到高兴的同时,保持冷静头脑,客观全面地分析利弊没有坏处,预防为主更是放松不得。总不能一边在费劲地消除污染,一边却在不断地制造污染,白忙活一阵,那才叫劳民伤财。只有坚持“正本清源”,才是清除蓝藻以及一切污染的根本之所在。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