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投资理财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世纪同学会

慰 意


  今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前一天,风和日丽。上海市四平中学校门口,架着一块大黑板,上面写着:“热烈欢迎校友参加胡锡琳老师从教50年纪念暨半世纪同学会”。门卫邓伯伯受陈校长委托,在门口笑迎60届初中7班班主任胡老师及其22位子弟。这些校友,两鬓花白,全都退休,大抵做了外公外婆、阿爷阿娘,今天都笑逐颜开,应邀回母校聚会。

  我们这些校友,1957年9月1日在四平中学老校址相聚,结为同窗,这是一种缘分;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四平中学新校舍重逢,也是一种福气。同学见后,少不了相互作揖,诚挚问候;师生相见,老师免不了笑谈面前这些学生当年“成长的烦恼”或趣事,学生少不了向敬爱的严师表达感激之情。

  上午10时,老班长阿忻在欢迎辞中简述了这次聚会的两个议题:半世纪同学相聚,畅叙同窗情谊;班主任执教50年,学生衷心感念师恩。接着,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老班主任“训言”。

  由于筹办组同学保密,年已古稀的胡先生,只知半世纪同学会,而不知学生为他庆祝执教50年,他在原先准备的发言中临时增加了“惊喜”的内容,讲话过于激动而不像平时那么流畅,但是对在座学生当年个性表现的点评却个个精准到位,令人忍俊不禁:“老班长当初受命,站起来一看,又矮又小,我真担心压不了阵脚,不能胜任这一工作;小胡他们一伙,一放学就跑到我寝室,在床底下抱出篮球,到球场打球,天不黑决不收兵;小吴、小洪、小时、小程这四个女同学,跑得真快,在校运动会上跑4×100米接力赛,风驰电掣,勇夺桂冠;小史和女同学小洪经常为解一道几何题如何加辅助线争得面红耳赤;大胡和女同学小沈相对在垫上作前滚翻时,不巧撞在一起,从此就有了种种闲话;小万与小吴在火车上偶然相遇,同窗情变爱情,成为班上唯一一对同学夫妻……”胡先生绘声绘色的讲述,引来全场会心的微笑,也勾起校友对同窗友谊、师生情义的激情回忆。

  50年后的今天,22位同窗如约在母校聚会,抚今思昔,心潮澎湃:那么多同学,尽管不可能个个胸佩“金星勋章”,但也不乏上过战场的英雄、得过奖状的教师、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事业有成“安全”着陆的总经理、总编辑、总工程师和秘书长。我们都没有辜负党的教导、母校的养育、老师的栽培。因而听到朗诵动情处,22位半世纪同学,会情不自禁地仰望挂在墙上的会标,对“母校情深,师恩难忘”感同身受,眼中都噙满了激动的泪花。

  “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但半世纪同学会的师生、同窗情义都会与时俱增。会后在老校址拍摄的那张师生半世纪合影,就是半世纪同窗历史的定格、50年师生情谊的见证。我遵与会校友所嘱,用拙笔记录半世纪同学盛况,权作献给母校的一份贺礼!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