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投资理财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朴生拙 静逸恬雅

柳 佳


  方召麐(1914—2006),曾师从钱松喦、陈旧村,后随赵少昂研习花鸟、终拜张大千门下,兼攻山水。旅居英国后尝试用油彩及西方画具作画,作品糅合中国传统画艺与现代题材而自成一家。曾获特区政府颁发的铜紫荆星章,东京富士美术馆颁赠最高荣誉奖,艺术及学术方面的成就深获肯定。

  方氏曾于1950年,拜赵少昂为师,此后十年内,一度深受岭南画派的影响。如其1953年所作之《梅雀图》,从构图到用色,完全是岭南派的风格。连方氏本人也承认,“无论用笔构图皆赵老师所教也。”

  但此后数十年,方氏之风格,骤然大变。现在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是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这些作品与当年的《梅雀图》相比,简直似出于二人之手。以山石的皴法为例,她完全摒弃了披麻皴、斧噼皴等传统山石画法,而是自创了“一字皴”、“井字皴”等表现方式,甚至根本不用皴,或简笔草草,或“以浓澹墨赭、石青、石绿、朱砂等”色彩绘成,给山石带来前所未有的奇怪质感。

  同时,以行书笔法融入绘画当中,方氏虽非首创,但也发展出一种别样的风流。黄宾虹曾写信给女弟子顾飞提到“深造画理,请先究笔法,……要使无一弱笔”,书与画同出一源,方氏深以为然,因此以行书的笔触绘画山石,刚劲有力,笔法流畅。

  当此时,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名画家全集》再版之际,将方召麐作为当代画家收入全集。书中收集方氏自早年的登堂岭南派至盛年的自成一家,至晚年的生拙古朴绘画作品,山水人物花鸟各种题材,许多都是首见。作者为复旦之新闻硕士,通览全书,可见作者对于方先生的了解。作者走访多位先生的亲友,以扎实的书画理论功底,以及深厚的文学底蕴,在众多研究、考证、分析的基础上,第一次较为全面地为我们刻画出方先生传奇的一生。书中还着重谈到方氏画作之变与楚辞的渊源。

  自古以来,书法和绘画艺术不仅为一种熟练的习惯书写动作,其所显示的全为作者的学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方召麐早年虽然作为曼彻斯特大学唯一之中国女学生,但于中国之学,从未满足。1954年,40岁的她以一年时间,修完港大课程,更因成绩优异,到牛津修读《楚辞》。研习楚辞,是否对于方氏作品之变有深远影响,读完此书,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