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投资理财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促销员夹卖私货消费者权益受损

孙云


  本报讯 (记者 孙云)大卖场出售的商品都是由店方正规进货销售的,质量和售后服务都有保障——这是消费者理所当然的想法。然而,古北家乐福内却有个别厂方派驻的促销员私下出售本厂产品,让消费者不放心。

  王女士来电反映,9月19日她前往家乐福购买电熨斗,一名营业员向她推销域桥牌挂烫机,并还价到480元成交。之后,王女士对促销员开具的发票感到有疑问,便按照使用手册上的公司电话号码致电询问,对方告诉她,他们的产品从来没有在家乐福销售过。这令王女士很担心,难道买到了假货?由于手中没有家乐福出具的发票,她第一次投诉时,未得到圆满解决,不得不向本报求助。

  记者联系古北家乐福后,店方调查发现,该促销员是厂方派驻的促销员,属于私下出售该厂产品,且并非首次,目的是为了偷逃家乐福的各项收费。这种做法损害了店方和消费者的利益。目前家乐福已对该促俏员批评教育,并督促其为王女士退款。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