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灾难片缺席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思维与影片主旨格格不入 周铭 |
| ||
| ||
|
9月银幕虽然缺少引进大片,但新片数量不少,日本灾难片《日本沉没》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而即将上映的国产新片《东极拯救》,虽然貌似一部灾难片,但其实却是一部普通的故事片,让人有些失望。近几年国产电影的题材和类型越来越广,但在灾难片这一块还是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外国名片 电影一席 国产电影缘何缺少灾难片?灾难片对于电影产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影片类型之一。在世界电影史上,灾难片都占据着一席之地。在中国票房表现很好,在北美也是票房力作的《后天》《天崩地裂》《完美风暴》《龙卷风》等都是以全球变暖、火山、海啸、龙卷风等人类和各种自然灾害进行斗争为主要表现内容,而《日本沉没》也属这一类型,这是日本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灾难影片,描述日本陆地在地震、火山及海啸等众多灾难的作用下完全沉没,虽然带有科幻预言的成分,但画面、故事都非常写实。除了天灾之外,还有人为原因造成灾祸的灾难片,目前依然是国内票房冠军纪录保持者的《泰坦尼克号》就是其中代表,表现9·11事件的《93航班》《世贸中心》等也是此类,此类影片以身临其境的毁灭性画面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性的角逐。 国产电影 严重缺席 近几年国内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灾难片却严重缺席。能够称得上灾难片也只有《紧急迫降》《惊涛骇浪》等极少几部,而就算是这两部影片,和海外灾难片比起来也只是小打小闹而已。《东极拯救》的故事背景是灾难片的好题材:1942年二战时期,在浙江舟山的东极,一艘满载着700多名日军调防官兵以及1800多名英军被俘人员的里斯本丸号,计划从香港开往日本,途中船却被美军的鱼雷击中,舟山的渔民用自己的智慧营救了船上的英国人——影片没有展现这段令人震撼的故事,而去纠缠于被救英国人后代来东极寻根的故事,白白放过具有力量的真实历史事件,而去编造一段虚假故事,非常可惜。 忽视危机 刻意回避 中国电影业为什么会在灾难片上产生空白?这并非偶然,而是刻意回避的结果。产生这种局面主要有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是对灾难片的误解,以为强调思想性、艺术性的中国电影并不需要灾难片,而且灾难片对技术和投资都有很高要求,投资者觉得没有必要投入在这个高风险之中。而对灾难片的误解则是缘于危机意识的薄弱,灾难片的母题则是保护环境、崇尚和平,在讲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往往以牺牲、破坏环境为条件来换取经济效益,在国内很多人的内心与思维是和灾难片的主旨格格不入的;另一方面,在和平环境生活久了,国人产生麻痹心理,以为灾难的威胁离我们很遥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中国的发展之道,如果一定要到地震、火山、海啸出现时,才想到生态保护,才高喊防患于未然,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本报记者 周铭 评论 07092512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