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此次创新在使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不免寄托了更深的期待——继承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政府部门还应该更有所为 中秋需要可供依托的假日载体 赵志疆 |
今天,农历八月十五,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则来自山东潍坊的放假新闻,格外引人注目。“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作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一个最有人情味,同时也最具诗情画意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朴素的感情却往往因为没有闲暇而遭遇断裂。 实际上,类似“中秋节应该放假”的提议已经多次出现,每次也都无一例外地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然而,无论支持者与反对者的态度何等强烈,中秋节却丝毫没有因此而做出改变。于是,这样的舆论大战也就不免和商家的“月饼大战”一样,成为了中秋佳节所特有的“保留节目”——喧嚣过后,一切终又归于平静,只待来年的蓄势待发。不能说这样的讨论毫无意义,但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显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潍坊市此次显然是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介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仅从这一点来说,这样的态度无疑是一种可贵的尝试,由此昭示着城市管理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倾听者,而是身体力行地渴望做出适当的调整。 普通民众并不缺少仅供休闲的周末,但却缺少一个联络亲情与友情的纽带,这样的交换可谓双赢。推而广之,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似乎都可以借鉴这样的安排。在传统节日放假的呼声日渐高涨,而一时还无法立刻做出改变的现实背景中,这样的调休不仅是一种理性的折中,更是一种稳妥的过渡。 应该看到,放假与否只是给传统节日提供了一个可供依托的载体,怎样利用这个平台弘扬传统文化才是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的关键所在。以往的论战中,很多人都在抱怨缺少“载体”,而有了“载体”之后,中秋节是否能避免再次沦为“月饼节”的尴尬?中秋节更是一个文化日,如何丰富节日内容、继承文化内涵显然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宣传和引导。从这种角度来看,潍坊市此次创新在使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不免寄托了更深的期待——继承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政府部门还应该更有所为。 燕赵都市报 (赵志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