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17个嫦娥3.2万个吴刚 最稀有姓氏为“接、伯、脱、须” 吴玉蓉 |
中秋节来临,昨日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公布的姓氏统计结果表明,作为稀有姓氏的“嫦”,以“嫦娥”为名的,全国有17个;而最常见姓氏的吴,以“吴刚”为名的则有3.2万人之多。 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最常见姓氏,即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一以上,共有133个,而低于总人口万分之一的稀有姓氏约2800个。中国最常见姓氏排在前列的有“王、李、张、刘”,“接、伯、脱、须”则成为最稀有的4个姓氏。 稀有姓氏人数不少 有意思的是,“海上升(张九龄《望月怀远》的原诗为‘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姓氏,其中“明”和“时”是罕见姓氏,人数在12万以上,其他都属于稀有形氏,人数在12万以下。 汉族姓氏约3500个 根据中国人姓氏分布曲线和公式可以估算中国汉族目前正在使用的姓氏大约有3500个。 三代复姓列入新姓氏 对于现在兴起的随父母双姓现象,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是第一代双姓,不会把它记入新的姓氏里,而是取前面随父的姓,比如“李王”姓,取“李”姓,但如果到孙子辈依然还是用“李王”姓,那么这将会形成新的姓氏,将记入新的姓氏里。而双姓早在清朝就有。 研究人员还向记者透露,在古代,复姓占到姓氏的一半以上,但流传至今,很多都改掉了。“这是为简便起见,比如欧阳,改成了欧姓和阳姓。”又比如“陆费”姓,在清朝时,姓费的一家过继给姓陆的一家一个男孩,这个人发达之后,家族规模也大了,人多了,“陆费”就形成了新的姓氏。 研究姓氏达20多年的袁义达建议,不要轻易改姓。“每个人的姓都是流淌着自己祖宗的血脉,和遗传基因一样,不仅有文化研究价值,还有科学研究价值。轻易改姓便是改掉历史。” 吴玉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