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掌勺 明伟方 |
婚前我和女友都住集体宿舍,是典型的“一个饭盒一把勺,肚子饿了食堂跑”的那类人。所以那天,当我们从那位胖乎乎的老太太手上接过结婚证书,共同走进那十多平方米的小窝时,面对塞满了的锅碗瓢盆,我们心里却是一片空白:谁来摆弄这些玩意? 还是刚刚“就职”的妻打破了沉默:“现在劳动工具有了,劳动对象也明确,关键是缺劳动者这一要素。”我说:“三要素缺一不可。根据伟大导师的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假若不尽快确定出劳动者来,势必也会影响我们俩的关系。”事关重大,我们召开了第一次家庭会议,达成一致协议: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锅碗瓢盆实习,谁输谁掌勺。 根据“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原理,第二天我们就从图书馆抱回一大堆烹饪方面的书籍,各占据书桌一角钻研起来。那拼命劲头不亚于当年备战高考的那段时光。我们的学习劲头可把对门的马大嫂感动了,她拧着她那还在读小学的儿子的耳朵,指着我们作“现场报道”:“你看人家叔叔阿姨,刚结婚就这样废寝忘食地学习,你可要多学点人家!”我心里暗暗叫苦:这实在是生活所迫呀! 五天理论学习阶段结束,我和妻进行问答考试,结果我的理论成绩暂时领先。 理论成绩屈居第二的妻在实际操作阶段大有背水一战之势。只见她烧、炒、烩、煸,样样摸索;色、香、味,毫不马虎。 一个月的实习期终于满了。我和妻各做了三道菜,请来马大嫂品尝排名,结果前三名都是妻做的。妻高兴得欢呼起来。我连忙郑重宣布:“根据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考核结果,从即日起张梅同志担任本家庭的掌勺,明伟方同志作理论指导。”马大嫂听了叹气道:“搞来搞去,做饭做菜的事还是落在我们女人头上。”妻子也恍然大悟过来,指着我叫道:“我中了你的圈套了,原来你是想‘君子动口不动手’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