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后的护绿使者 杨存义 |
10年前,我从机关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那年我70岁。我决心以一个普通市民和民主党派老同志的身份,响应上海市委“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号召,投入城市文明建设和市容环境管理的服务公益活动中去。 我以南京东路市容环境存在不足之处为典型,经过连续三天查访拍照取证加文字说明和建议汇编成册,并以上海市市民、民建会员身份写信给市委市政府领导,送给市民与领导的信访渠道——上海市信访办,不到10天就收到黄菊书记签名的回信,信中说:“你不顾年迈,进行城市环境卫生查访,精神可嘉,值得大家学习。我相信,只要上海人民行动起来,上海城市卫生面貌一定会不断改观。”我感到,我手中的照相机,分量又重了些。 这几年许多香港同胞来上海的第一句话便是:“上海变干净了!”有几位香港文教界知名人士曾对上海与香港市容环境作比较说:“上海的高楼大厦与香港‘不相上下’,但是环境卫生‘就是龌龊’。”前不久他们来到上海又作了对比,他们说:“上海这几年变化大,变化快,高楼大厦已‘超过香港’,市容环境卫生与香港‘不相上下’,但是世纪大道已‘超过香港’。”我们听了心里非常自豪,那一刻,我们意识到,我们志愿者所做的一切是多么有意义! 地处卢湾徐汇两区新拓建的肇嘉浜路中心绿化地带是本市改造旧城区道路之最,可是自全线建成通车不到2个月后,由于管理不到位,出现新一轮的脏乱差情况:中心绿化带上打牌赌钱的有、照明灯被盗、绿化地践踏出小路、雕像上刻字的有、人行天桥上脏差……附近市民和一些知名人士告诉我们后,我们市民巡访团就作了全线暗访,拍下照片制作成相册加上文字说明,邀约两区市政委等单位同志在卢湾区环卫局由我们作一小时的汇报,并把现场拍摄照片交给每区各一本,这组相册立即引起了卢湾徐汇两区有关单位的重视,发动街道、学校的志愿者参加护绿活动。原本报名的只有90多名,让我很感动的是当天参加的人竟有300多名。 当然,我当志愿者也遇到过尴尬的事儿。西藏路的人行过街天桥,一度充斥着小商小贩,其中也包括叫卖黄色碟片的。当时我也经验不够,只身前往拍照,而且就站在天桥中央,于是被小贩拉住,团团包围,幸好许多好心的过路人帮我解了围。 其实,我们志愿者所做的事情,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次,一位老太太特意找到我,叮嘱我说:“杨老先生,你关心市容是好的,但是骑自行车可不要打斜眼,多危险啊……”她讲这话时,我流泪了,她这是爱护我呀! 明起刊登一组《百年瑞金》,敬请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