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15版: 汽车·我爱我车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出行与高尚生活

朱辉


  上周,全国108个城市以各种活动拉开了首届中国城市公交周的帷幕。这些城市出台畅行措施,鼓励市民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当地官员也带头参与绿色出行。9月22日的“无车日”,更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参加活动城市的“无小汽车区”,限时只对行人、自行车和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开放。

  全国许多地方报纸的头版都刊登了自己所在城市党政领导坐公共汽车出行的报道,如此声势浩大的公交周、无车日宣传活动实属首次,反映出政府和全社会重视环保的决心。不过正如某些市民建议,城市的管理者要把眼光放长远,官员的示范作用应该长期坚持下去,那才不叫“作秀”。

  除了对于官员示范作用的期待,对于提倡“绿色出行”的另一个担心来自“利益冲突”。众所周知,汽车生产、销售以及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可以产生巨大的GDP和税收,这些对于地方经济非常重要。所以在宣传“绿色出行”的同时,“黄金周自驾游”也大张旗鼓地在媒体做着广告,对于有车族“高尚生活”的渲染依然充斥报刊荧屏。提倡私人买车和“绿色出行”难免在许多场合形成矛盾……

  实际上,是否买车完全应该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如果从事繁忙的商务工作,小汽车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当然应该买。而对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的人,不买车坚持绿色出行,这是一种比为了面子买车更高尚的生活。

  提倡“绿色出行”,除了宣传,更需要地方上勇于牺牲一部分经济利益,从内心鼓励市民公交出行。对于城市管理者,这是比刻意鼓励市民享受有车“高尚生活”更高尚、更负责的行为。   读者  朱辉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