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A03版: 焦点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把钥匙竟能打开两把锁
——本报记者到锁具质量监督检验站,一睹劣质锁真容
王瑜明、吕剑波

  ■ 检验人员在检测锁具的互开率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门锁、车锁、抽屉锁……这些本应“护家守财”的“保安”,却成了“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摆设:“长相”不同的钥匙,竟可以打开同一把锁;号称“坚固不破”的高级锁,用不着费什么力就能撬开……

  本市有关部门1999年到2007年共抽查777批次门锁和车锁,总体合格率为57.4%,而今年二季度抽查的合格率更低。

  锁具究竟有些什么问题?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上海市锁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一睹劣质锁的真容。

  自家钥匙,竟能打开邻居家门

  几天前,家住周家嘴路的张志秋和朋友一起喝老酒,一直喝到晚上9时。半醉半醒的他凭着感觉摸到家门口,掏出钥匙,打开房门,晃进卧室。

  他刚想往床上倒,突然发现床的位置好像不对。

  “这是哪里?”他嘀咕了一句,揉了揉眼睛,打开灯,定睛一看,这不是自己的家!

  张先生惊呆了,酒醒了大半,急急忙忙退回到门外,锁上门。

  “我在门口想了想,又用钥匙再开一次门试试,结果还是顺利开了锁。”张先生仔细盯着门看了好几眼,如梦初醒,“我走错楼层了,幸好邻居加班还没回家。”

  原来住在3楼的他少走了一层楼,竟阴错阳差打开了2楼邻居的家门。他想想有些后怕,第二天找到邻居,用他们家的钥匙来开自己的家门。他松了口气:邻居家的钥匙开不了他家的锁。

  尽管如此,他和邻居还是把锁换了。张先生说:“到现在还没想明白,明明我们的钥匙不一样,我的钥匙为啥能开他家的门?”

  互开率高,锁具保密性能差

  “张先生遇到的情况属于‘锁的互开率超标’问题。”上海市锁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站长房桂秋告诉记者。

  “现在一些质量差的锁,互开率太高。”房桂秋说,“每次抽查被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大多是互开率超标。”

  走进检验站的锁具检测室,里面放着各种检测锁具质量的仪器设备,大多连着电脑且有显示屏,主要测试锁的保密度、牢固度、灵活度和外观等,有几十个项目。

  “锁的寿命要用仪器测试。”房桂秋说。

  实验室里有扇模拟门,装上锁和电脑连接,通电后,门开始自动开关。经过长时间开关试验,如果锁依旧完好无损,就通过了这项测试。

  检测互开率的场面比较“壮观”:多名检测人员坐在一起,面前放着同一批次生产的、不同牙花的锁和钥匙,检测员每人手拿一把钥匙,不停地开锁,再换钥匙开。然后,他们把开启次数记录下来。

  “这就是检测互开率的基本流程:在同一批次的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锁具,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人员用他们的钥匙互相开启,如果被开启次数与试开锁具的比率超标,那么锁的质量就不合格。”房桂秋解释。

  房桂秋说,锁的互开率是考核一把锁保密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如果互开率不合格,就可能用自家的钥匙打开别人家的锁,甚至能打开好几户人家的锁或相互对开。”

  她说,造成互开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锁具零部件精度差,标准化程度低,钥匙和锁芯、锁芯和锁芯孔间隙大,弹子孔不等距,弹子长短误差大,钥匙牙花编排错误等。

  在检验室里,记者拿起贴着“劣质锁”标签的两把门锁仔细观察,发现两把锁的钥匙“长相”完全不同,但能轻而易举地互相开启,堪称“万能通用”。

  另一名检测员边检验互开率边说:“现在许多自行车都很像,常常有人把车搞错,其实都是车锁惹的祸。自己的车钥匙能打开别人的车锁,骑着别人的车回到家里,才发现骑错了车。”

  抽查企业,查到的是公共厕所

  那么,这些质量低劣的锁具的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

  “偷工减料是主要原因。”房桂秋说,“有些车行里买车送锁,锁的质量难免不存在问题。有些消费者觉得,一辆自行车只要几百元,再买一把上百元的锁不合算,这样,一些劣质锁就有了市场。”

  她还说,车锁如果不安装保险装置,可降低一两元的成本。

  “为了追求最大利润,生产者省去很多必要材料,而且不少劣质锁都是家庭式小作坊生产的。”房桂秋给记者讲了个故事。

  有一次,她和同事们在市场上抽检到一种劣质锁。按照外包装上的地址,他们准备到厂家去查一下,可没想到开着车找到这个位于郊区的地址,发现竟是公共厕所。实际上,那个企业是个空壳企业。

  “目前,锁具中问题最多的还是车锁,”房桂秋说,曾有人在广告上吹嘘自己生产的锁5分钟都锯不断,结果检测员们只花2分40秒就锯断了。

    见习记者 王瑜明 本报记者 吕剑波  评论 07092610301

  【焦点链接】

  劣质锁偷工减料的几个招数

  第1招:弹子短斤缺两

  按照要求,有些锁应该放5颗弹子,黑心厂家只放3颗,这样互开率就增加了。

  第2招:钥匙材料轻薄

  为了节省材料,钥匙用材很薄。按规定,门锁钥匙的厚度应在2.5毫米左右,至少也要有2.2毫米,可有些劣质锁的钥匙连1.6毫米都不到,钥匙变轻也变脆了,很容易断在锁芯内。

  第3招:锁芯材料偷梁换柱

  锁芯大都用铜或不锈钢做。但有人为了降低成本,改用劣质锌合金,甚至用再生锌合金镀黄后冒充铜。这样的锁用久了,锁芯会变形,互开率会增加。更有甚者,居然用回收塑料做锁芯,做出的锁,稍一用力,就能撬开。

  第4招:实心车锁变成空心

  有些劣质车锁看起来样子敦实,但实际是个“空心汤团”。生产者偷工减料,把本来应该是实心的锁变成空心的,这可以“节约”一半成本。车锁变得脆弱了,很容易被敲断。

  第5招:车锁没有保险装置

  车锁的保险装置必不可少。如果没有保险装置,锁环一旦掉出来,车锁会自动锁上,这样麻烦就大了——后轮不动前轮动,骑车人可能一下子被甩出去。

  【焦点知识】

  选购锁具要“五看”

  为让市民选购锁具时有个参考,房桂秋特意写下了选购时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认清产品是否有厂名、厂址、商标、型号、执行标准代号,是否有专业质检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然后,细细观察要购买的锁具。

  ● 看外观:清晰、表面不粗糙,锁具开启旋转灵活,手感舒适。

  ● 看材质:锁芯应该用铜或不锈钢制成。

  ● 看钥匙的牙花:钥匙牙花深浅要悬殊,平、顺、浅的牙花会增加互开率。

  ● 看间隙:钥匙与锁芯槽、锁芯与锁头孔配合要紧凑。

  ● 看槽形:锁芯槽形要封闭中心线,质量过关的锁芯中,无法塞进0.2毫米厚的塞片。

  【焦点关注】

  不良安装导致一些锁具失效

  除了锁的质量好坏,安装锁具时也很有讲究。如果安装不当,有时“好锁”也会出问题。

  “有时,市民反映锁具质量有问题,其实是没有正确按照说明书安装,让有些质量过关的锁背了黑锅。”房桂秋说,“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装修时,安装锁最好分两步,先装再拆,再装,只有这样,门锁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房桂秋说,按照要求,应该先在门上打洞,装上锁,然后拆下来,等装修完工后再重新装上。

  “很多人偷懒,为了省时省力,一次性安装好门锁后再装修房门,这样很容易使锁具内外沾上油漆;如果等上完油漆打洞安装,打的洞里会沾上一些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结果出了问题。有人怪罪锁的质量差,实际是误解。”房桂秋说。

  此外,要让锁具“长寿”,还得经常保持锁头清洁,防止异物进入锁芯弹子槽,让锁失效。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