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职场动态
    
2007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架拥堵遇内急 就地方便太难堪

卢梦君 陈浩


  在高架道路上遇长时间堵车,司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发生尴尬——有人尿憋急了随地小便。更有甚者,一些司机索性停车,自己方便去了,让拥堵的道路雪上加霜。昨天,相继有两位读者向本报反映这种让人难堪又无奈的情况。

  读者沈先生向本报发来电子邮件反映,前不久一天下午2时,他陪一位美国同事从金沙江路赶往陆家嘴。车子开到延安路高架靠近中环广场时,路面开始拥堵。沈先生的车子随着车流慢慢前行,看到了令他十分难堪的一幕:一辆红色尼桑轿车停在车道上,和前面拥堵慢行的车辆“脱节”一段距离,车主下车后,光天化日之下在高架路边上小便。由于一个车道被堵,造成几十辆车子不能正常前行。沈先生认为,这样的行为实在太不文明。

  人有“三急”。在高架道路上行驶碰到堵车,出现尴尬,也有人表示理解。俞先生反映,有一次他乘长途车回沪,在高架上堵了近1个小时还未下到地面,同车的一名男子实在憋不住,央求司机在车辆“动弹不得”的时候暂开车门,到一边就地解决。“还好是位男同志,要是女同志咋办啊?”他建议,高架是相对特殊的地方,能不能在适当的地方,比如“Y”形几根车道交汇处,安置流动厕所,或者设置一些指示牌,提示“前方下匝道附近有厕所”之类。

  高架上建流动厕所的想法显然有点异想天开,不具有可操作性。上海交通大学传播系副教授阎峰认为,高架上小便,属于个人原因,政府部门不需为了这些个人问题建立流动厕所或设指示牌等公共设施。司机在上高架前应该先解决好“个人问题”。

  实习生 卢梦君 本报记者 陈浩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