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29版:求职
 第B30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1版:求职· 职场动态
 第B32版:求职· 职场动态
    
2007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温费,别变味

徐照熙


  徐照熙

  盛夏高温季节,发放高温费,这是职工的福利待遇,体现了对从事高温作业人员的关心与爱护,更是确保职工身体健康与安全生产的一项措施,这笔费用理所当然要用在“防暑降温”上。

  然而,现在“高温费”的用途似乎变味了。一位青年工人说,他们单位从不发高温费,也不发防暑降温用品,而是发床单、空调被之类的生活用品,有关部门领导称:“发冷饮之类的,吃也就吃掉了,哪有发这些来得实惠?这些东西即便送人也拿得出手”。

  “高温费”不能专款专用并非少见,这不仅有悖防暑降温的初衷,还易滋生腐败现象,不能不防。企业要真正为高温作业的职工送一份关爱、一份福利、一份健康、一份安全。而职工也要懂得关爱自己,把这笔费用投资于防暑降温之中。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