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里钢琴大赛办了11年 今年起升格进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杨建国 |
本报讯 (记者 杨建国)一个由街道举办了11届的全市性少儿钢琴比赛,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和上海音协的支持下,今年起“升格”成了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大型比赛,并被纳入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群文项目。这个名为“浦东上钢聚通杯”青少年钢琴邀请赛的上海赛区赛事,将在国庆期间举行。 原由上钢新村街道创办的少儿钢琴比赛,从1995年起举办。当时,街道干部看到社区弄堂里青少年学习钢琴蔚然成风,但缺少相互交流的机会,于是,就出资搭建这个比赛平台,并通过上海市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派出专家担任评委。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是想尝试一下采取这种方式来活跃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但尽管是业余比赛,反响却十分踊跃,于是决定年年坚持举办。 这个“街道级”钢琴比赛,大大提高了社区青少年学习音乐积极性,有不少琴童后来还考进了专业院校,其他社区的学琴青少年闻讯后,也纷纷要求参与。由于影响逐渐扩大,参加比赛的人数越来越多,从第七届起,在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支持下,开始面向新区举办;去年上海音协加入后,又扩大为全市性的业余赛事。上海音协副主席余震告诉记者,近年来上海为积极参加“长三角区域文化圈”建设,举办了一系列交流活动,钢琴是这个地区最为普及的乐器之一,为了促进这个地区少年儿童钢琴水平的协调发展,从今年起,再邀请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的音协联合参与主办,使得这个原先由街道举办的比赛,进一步扩大成为吸纳长三角地区少年儿童进行交流的大型赛事。 目前,仅报名上海赛区比赛的小选手人数,就达400多人,而其余四省音协负责的报名和赛区比赛,也已在十多个城市分别展开。据专业界人士分析,江苏、浙江的少儿钢琴教育起步较早,有不少琴童启蒙阶段就来沪请名师指导,各地人才济济;福建拥有“钢琴之岛”鼓浪屿,从小学琴早已在当地蔚然成风;山东的钢琴教育近年来进步显著,出现了不少全国获奖的优秀苗子。到11月初,长三角地区的青少年钢琴选手在上海同台键上论艺,精彩场面将会层出不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