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羊倌放声唱 ——出品人容中尔甲谈《藏谜》 杨建国 |
|
上个月在成都举行了首演后,容中尔甲就以“出品人”的身份,带着《藏谜》剧组,开始了全国巡演。10月22日、23日,这部大型藏族原生态歌舞乐,还将作为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云南映象》受启发 容中尔甲是一名藏族歌手,长期在九寨沟演出,他怎么会涉足演艺产品呢?容中尔甲与记者谈起这个话题时,坦率地说:“是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启发了我。”两年前,他去北京办事,与朋友观看了《云南映象》,他看后陷入了沉思。《云南映象》运用当地民族艺术素材,赋予“原生态”的概念进行整合创编,产生了显著的欣赏效应。他说:“藏族人民中蕴藏着丰富的艺术资源,我为何不去尝试整理加工后搬上舞台呢?” 语文教师当歌手 从小生活在距九寨沟400多公里一个藏民家庭的容中尔甲,在当地师专中文系毕业后,一度成了一名乡镇中学的语文教师。从小爱唱歌的他,在读书期间就获得过四川省校园歌曲比赛银奖,因此,过了不久,他又到了九寨沟当歌手。与别人不同的是,容中尔甲只唱藏歌,后来又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不但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亚军等奖项,名声也越来越响,他和他的歌曲,成了九寨沟的文化品牌。 艺术总监杨丽萍 不过,容中尔甲心里想得更多的,似乎是“责任”二字。“时代在变,我们藏族的艺术,不能让别人认为陈旧,仍然应该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喜欢”。去年,他随阿坝州一个代表团到云南考察文化产业时,向州委和州政府领导谈了这个想法,当场就得到了支持。于是,容中尔甲马上行动,找到了舞蹈家杨丽萍,“那时,我从舞台上早就认识了她,但她不认识我。但与杨丽萍一说起我的想法,她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来担任《藏谜》的艺术总监。”他又组成三个小组,到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藏族人聚居地去挑选演员,每到一地都获得了群众的极大响应,仅在青海一个地区,就有600多人报名参加。 剧组没有服装师 领导大力支持,同行无私帮助,群众积极参与,使得容中尔甲的信心更足了。他把这些年积蓄的钱全部拿了出来,又从在拉萨开公司的弟弟和在广东做生意的朋友那里筹集一笔钱,在九寨沟买了20亩地,以这些土地向银行抵押贷款,解决了排戏和建造剧院的资金缺口。他说:“我们的演员中,有许多人一年前还在草原上放羊放牛,都非常纯朴。譬如演出时的服装,都是她们自己缝制的,连饰品都是自己手工做的,都是真正的‘原生态’,所以剧组里没有服装设计师。” 藏族艺人心欢喜 杨丽萍不但是《藏谜》的艺术总监、总编导,还要以“荷花度母”的形象跳舞;容中尔甲也将以一位藏族艺人的身份,弹着六弦琴唱歌。他告诉记者,有人说他投身制作《藏谜》是为了赚大钱,“我希望能赚钱,让演员们有好的收入,但这都是将来的事,而现在《藏谜》每到一地都受到观众的欢迎,我很满足……” 本报记者 杨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