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明珠”争宠十五圆月 ——昨北京国家大剧院试演首日巡礼 赖海隆、孙晓胜 |
| ||
|
昨晚,圆月当空。长安街畔,在绚丽的灯光和一池盈盈碧水的映衬下,北京国家大剧院光洁的壳体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国家大剧院举行首场试演出,上演中央芭蕾舞团的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壳体造型风格独特 国家大剧院中心建筑为独特的壳体造型,高46.68米,地下最深32.5米,周长达600米,周围是面积达3.5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整个壳体风格简约大气,宛若一颗晶莹剔透的水上明珠。壳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玻璃组成,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 水下长廊 穹顶红木 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首先经过的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顶部全部采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大剧院内公共大厅的开阔空间目前堪称全球剧场之最。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穹顶由名贵的巴西红木拼装而成,深红色调暗合中国传统审美意趣。 金色主调 视觉弧形 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以华丽的金色为主色调。席位数2398个。歌剧院在墙面上安装了弧形的金属网,声音可以透过去,而网后面的墙是多边形,这样就做到了视觉的弧形,听觉空间的多边形,做到了建筑声学和剧场美学的完美结合,混响时间达到了1.6秒的极佳效果。 风格宁静 清新高雅 音乐厅洁白肃穆,色调风格宁静、清新而高雅。共有席位2019个,用于演奏大型交响乐和民族乐。音乐厅拥有国内最大的管风琴,发声管达6500根之多。戏剧场以上演戏曲、话剧等为主。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丝布墙面体现出亲切而传统的气氛。观众席共计有1035个席位。 昨晚首场演出的2000多名幸运观众是大剧院的建设者、来京务工者、曾在这里居住的搬迁居民等。搬迁居民张士媛、邱永利原来的家就在国家大剧院用地范围。昨晚,他们应邀重返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在把大剧院里里外外看了个够之后,他们忍不住感叹:“太漂亮了!太宏伟了!” 中新社记者 赖海隆 新华社记者 孙晓胜 详细 07092612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