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与凤凰桥 吴文元 |
被国人引为骄傲的赵州桥,历经千年风霜,仍然“健康活着”,并无什么特别材料,只不过是砖石结构,靠石榫固定,靠石灰加糯米之类黏合。而前不多时垮塌的凤凰沱江大桥,钢筋水泥结构,施工已长达四年之久,还没有通车就呜呼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且不去说,遇难者就达四十一人。恶性事故举国震惊,让造出赵州桥的中国人蒙羞。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造桥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操作,专业人员设计,“中标单位”承建,动用了不少高科技手段,为什么还不及砖石结构的赵州桥呢?笔者没有到过凤凰,局外焉知局内,不了解这座桥承建人的真实资质和现场施工情况,垮塌的具体原因必须等待事故鉴定小组的鉴定结果。但我知道,凤凰沱江大桥不是什么新设计、新工艺,只不过是传统的拱型结构,造这种结构的桥梁早已成为我国造桥人的拿手好戏,所以不可能是技术上的失误,更不是天灾,那就只能是人祸了。人祸的背后又是什么呢?尚不得而知。 近年来,新建桥梁的坍塌事件多次发生,在思想上却未能引起人们应有的警惕,来一个“未亡羊先补牢”。嘴巴上、文件上都吸取了教训,而到了实践中,往往忘得一干二净。常见的是,承建单位在承接任务后,转包给了下家,甚至承包给了个体包工头,转包一次就扣掉几斗“红高粱”,上家下家的承包人悉数得利,到了真正的造桥人手上,利益就不那么多了。如果心态不好,品质失端,偷工且减料,用劣质钢筋水泥,或者无视工序、缩短工期,那么造出来的桥能不垮塌吗?必须彻底查明凤凰桥垮塌的原因,惩办责任人,给后来者以“前桥之鉴”。 赵州桥是骄傲,凤凰桥是耻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