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生活之友·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商道传奇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上海地产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 告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广告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专题
 第B37版:上海地产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上海地产
第B07版: 连载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闯闯世界
——一位挚爱母亲的亲述
鲍美琴


  7.我的眼眶有些湿润了

  没多久,儿子在中长跑方面的成绩提高了不少,施老师曾不止一次地对他说:“好好练,总有一天让你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听到这样的承诺,儿子的劲头更足了。

  但不愉快的事也接踵而来。先是班主任张老师来“告状”,说我儿子的作文没写好,课文也背不出来。接着,蔡老师又向我反映他的理解能力太差,教的应用题早已经跟不上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真有点不知所措了。难道是因为儿子在训练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才影响了功课?我和丈夫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把训练的强度降下来,让他一门心思攻语文和数学。另外,我还和儿子的教练通了气,她也表示理解,但明确表示训练不能停。

  除了和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外,我还经常给蔡家欢老师打电话,了解儿子的情况。每天一放学,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儿子的作业,再了解哪些题目他不会做。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儿子的成绩没有任何起色。每天一吃完晚饭,我就会发现儿子已面露倦容,昏昏欲睡了。每当看到这种情况,我的火气便会一下子冒上来。但转念一想,发火对儿子根本没用,只会适得其反。

  一天晚上,同样的情景又重演了。我强压火气,努力使自己安定下来,用平静的口吻轻声说道:“闯闯,来温习功课。”“来了。”儿子有气无力地回答。一摊开课本,儿子就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我严肃地看了他一眼,他猛摇了几下头,努力想使自己保持清醒,可那又谈何容易。

  那天,老师布置的是几道应用题。难度并不大。于是,我又像往常一样把题目的意思反复讲了几遍,看儿子有何反应,是否理解了。结果,他还是显出懵懵懂懂的神态,一脸茫然。

  这时,我的火气再也压不下去了。我把桌子一拍,厉声说道:“你到底是怎么回事?讲了这么多遍,还不会做!”

  没想到儿子却冷不丁地回了一句:“不懂就是不懂,难道要我说谎吗?”此言一出,我也愣住了,儿子说的话一点不错,不懂装懂岂不是更糟糕了吗?

  通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我发觉儿子成绩不佳的原因一半是智力问题,一半源于厌学。因为在他看来,只要全身心地参加体育活动就足够了。要扭转他的错误想法,看来还得多下点功夫。

  关于此事,我特地请教了长期从事智障青少年教育的上南辅读学校校长姚平。她仔细地倾听了关于我儿子的情况介绍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并面对现实。所以,不能以正常孩子的标准来要求他,这样对他非但不公平,而且也没有效果。你只有通过谆谆引导和循序渐进的方法来逐渐开发孩子的智力,不但要教孩子的功课,还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教会他如何面对人生。这种过程是漫长和乏味的,而且还要建立在孩子确实感兴趣的基础上。你能做到这一点吗?如果做得到的话,你会成为一位成功的伟大母亲,而你的儿子必将幸运地获得新生。”

  校长的话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我浑身的血也仿佛沸腾起来。回想过去,作为母亲的我根本没有用心地去体会儿子的内心世界,尽管拥有一颗充满母爱的心,但对待儿子的方法却简单粗暴,肯定已经在他的心灵上造成了不少伤害。

  想到这里,向校长表示感谢后,我匆匆地朝儿子的教室走去。

  到了教室门口,我朝里一看,正在上数学课,是蔡家欢老师的课。只见她在黑板上又是写,又是画,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们有的似乎听懂了,有的却没有任何反应,其中也包括儿子。看着蔡老师还在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讲解,我的眼眶有些湿润了。是啊,为智障孩子们付出辛勤汗水和辛劳的又何止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啊!

  从此,在教育儿子时,我始终把校长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再也没有呵斥,再也没有发怒。有的只是耐心的启发和巧妙的引导。我还特地买了一些有关智障青少年心理学的书籍,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教育水平。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