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后剩余月饼怎么办? 商场:让利销售 市民:送有需之人 皇甫萍 |
中秋节一过,商店柜台上的月饼成了滞销货,市民家里也有不少吃不完的月饼。节后月饼怎么处理,让人颇伤脑筋。记者采访发现,今年的节后月饼很多得到了有效利用,食品监管部门也加强监管力度,严防生产厂家将节后月饼回炉。 今年剩货不多 记者昨日采访沪上多家月饼生产厂家和卖场、超市后发现,今年月饼存货量并不大。对未销完仍在保质期内的月饼,商家会继续销售,并且打折让利。一些营业员告诉记者,喜欢吃月饼的中老年人会在节后买些打折的月饼,价廉物美。一些品牌月饼厂商称,今年中秋节前的供求预算做得不错,市场余量并不多,估计几周后就能销完。 往年,出现过有厂家用陈年馅制作糕点的不法行为,本市食品监督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中大型月饼生产商都不会这么做,但也不排除一些小厂动歪脑筋的可能性,因此执法部门会加强检查,严禁节后月饼回炉。 送给需要的人 今年,很多市民对家中剩余月饼的流向有了新想法,有不少人选择送给需要的人。 小蔡在人民广场附近一家IT公司上班,今年中秋节前,他们公司里的白领相约:节后把家中包装完好、未开封的月饼全部集中起来,送给敬老院的老人们。 刚刚升级做“主妇”的朱小姐今年特地留了两盒月饼给钟点工,她告诉记者:“钟点工家里也有老人孩子,喜欢吃月饼又不舍得买。” |专|家|建|议| 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中老年人喜欢在节后慢慢“消磨”家中的剩余月饼,比如直接当早餐吃,还有的用煎、炒、炸等方法改善月饼的口味。 到底该怎样健康地“消化”节后月饼,营养学家建议:月饼是高脂、高糖、高能量食品,老年人和有特殊疾病的人群不宜多吃。另外无论怎样改变食用方法,月饼依然不能当成“时令小菜”,吃月饼时可配些谷物和蔬菜。 另外,月饼受潮容易发霉、变质,因此要存放在低温、阴凉、通风处,谨记要在保质期内食用。 本报记者 皇甫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