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金额日益萎缩 震荡幅度逐渐加大 上证指数昨跌回5400点之下 连建明 |
近期大盘股不断发行对资金面的影响开始显现出来,沪深股市的成交量越来越小,大盘的疲态也愈发明显,昨天,沪深两市双双下跌了1%以上。 上证指数失守5400点 近两周来,表面看沪深股市好像挺强劲,不时创出新高,但实际上疲软的状态十分明显:涨幅越来越小,震荡幅度越来越大,且阴线越来越多。从9月17日到昨天,8个交易日里,上证指数日K线为5根阴线、3根阳线,这种格局在三季度里是首次出现。7月初以来形成的上升通道已经变成横向震荡。 昨天,上证指数低开后上午两次冲高,摸高5463.9点,但力道明显不济,随后便震荡向下,下午2时之后杀跌开始,一波快速跳水最低跌至5320.02点,尾盘略有上翘,最终报收于5338.52点,下跌87.36点,跌幅为1.61%,5400点大关再次失守。深证成指报收于17992.32点,下跌354.13点,跌幅为1.93%,18000点大关失守。 成交金额创出新低 近期沪深股市疲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成交量越来越小,价量背离越来越严重。以沪市为例,上证指数近期冲上5400点大关后,量能却越来越小,昨天,在尾盘放量的情况下,沪市成交金额才勉强过了千亿元,昨天沪市1065亿元的成交金额为9月份以来最低成交量。前天,沪市成交金额为1428亿元,如果扣除建设银行237亿元的成交金额,实际只有1200亿元成交金额,对这段时间量能连续观察,量能日益萎缩的情况非常突出。 资金面宽松的现象似乎在发生变化,这与近期大盘股大量发行有关,9月份新股IPO金额近1500亿元,为历史罕见,前天中国神华发行时,拆借资金利率大幅飙升,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突破7%,创9年新高。资金面的悄然变化,造成二级市场资金逐渐“失血”,成交量日益萎缩。 而且,国庆之后中国石油等大盘股将继续发行,而9月份新股逐渐上市,如果一级市场发行1500亿元的新股,二级市场平均上涨50%,那么,二级市场需要2250亿元的托盘资金。因此,“扩容潮”的确对资金面有较大压力。 下跌股票逐渐增多 从个股情况看,近期市场的强势股也在逐渐减少,而前期强势股如航空股这两天却变成了跌停的股票。昨天,沪市只有6只股票涨停,也有6只股票跌停,而且,江南重工、中国国航、上海航空都是连续2个跌停板,这种涨停股票数量减少,跌停股票增加也是近期不多见的现象。 昨天,地产、有色金属、煤炭等前期强势板块都出现疲软走势,给市场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事实上,带领市场攻占5000点大关的金融、地产、有色金属三大板块,以及后来居上的钢铁、煤炭板块已经陷入震荡盘整格局,未来的走势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记者 连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