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伟量:“我和常熟血脉相连” 彭曼菱 |
|
“四科文学仰前贤,遗泽流风遍海壖。敢是弦歌分两地,至今犹复话琴川。” 这是清初徐菘、张大纯编撰的《百城烟水》所引用张元桢的《琴川杂咏》,诗中以《论语》言偃“弦歌”古事暗托出了常熟别称“琴川”的由来。拥有先贤如此美誉的礼乐之城,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将熏陶出怎样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家?接触了江苏常熟仕德伟集团董事长夏伟量,一位典型“琴川”企业家的独特魅力儒雅展现。 找准定位就能赢 自1988年创业,近20年的艰苦奋斗,仕德伟发展成为一家集工业、网络、地产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企业。而董事长夏伟量也从当年的维修缝纫机的技术工,成为了中国缝纫机协会商贸委员会副主任、常熟市最年轻的政协常委、苏州市青年私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常熟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常熟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副会长。 “如何才能做到在严酷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地提高收益、不断地实现收入增长,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找准定位,要在决策时保持足够的清醒。无论是企业定位或是市场定位,一旦偏离正确的方向将会使企业居于劣势地位。” 从最初的脚踏缝纫机开始,保证售前、售后服务的同时,他引进新技术、不断改良缝纫机功能,为客户的专业需求量身定做最适用的缝纫机,积极做好每一个细节。仕德伟也因此得以做大做强,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 与琴川血脉相连 仕德伟先后跨入了网络、地产行业,果断的变革紧跟上了市场的脉动,夏伟量用市场回报的丰厚利润一再地证明了他极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在推出牛仔服饰广场的同时,夏伟量已在筹备招商城五金市场的招商了,这个耗资一亿多购买的建筑面积达到2.8万平方米的商城,将成为他的又一个骄傲。当被问及今后是否会乘势向周边城市拓展房地产业务的时候,他的回答让我们意外又感动,“我不大可能会离开常熟,正如我说过的,我和它,已经血脉相连!”这就是琴川企业家的魅力所在。 弦歌旧里是琴川 夏伟量董事长宽大的办公室,装修营造出的严肃而厚重的氛围,被钢琴、吉他和萨克斯的出现降低了许多,那个乐谱架更令一切显得轻松而灵动。 夏伟量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爱好广泛,他与下属的关系轻松而严谨。很显然,他在享受一场关于商业竞争的游戏,并想方设法地胜出,因此他会不断地推出他的创新。 因为“家族荣誉”,更因为社会责任,他将敦促自己时刻保持清醒以立于不败之地。(彭曼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