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节目舞台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书评
 第A35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6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资讯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广告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7版:上海地产
 第B38版:上海地产
 第B39版:上海地产
 第B40版:上海地产
    
2007年9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玻璃会突然碎掉吗

刘伟志


  【个案】

  佳佳,女,21岁,大学三年级,在农村长大,父母均为农民。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从小就很懂事,知道父母很辛苦,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一点儿时间也不许自己浪费,成绩一直名列班上前几名,初一还任班干部,深得老师喜欢。初一后半学期,父亲节约开支给佳佳买了块手表,作为奖励。初二上半学期,佳佳开始害怕将手表弄丢了,结果果真在一次早操中将手表丢了,佳佳深知父母挣钱不容易,内心极度内疚,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发现,但始终没找到,也不敢告诉父母,成绩也开始下降。

  后来佳佳家添置了沙发,平时她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一次母亲说别坐坏了,以后不准坐在沙发上看书。从此果真再也不敢坐沙发,后来发展到看见椅子也害怕。考上大学后,每次上课都坐立不安,脑海里总惦记着乱七八糟的东西。最苦恼的是,总没有安全感,总担心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比如:当坐在窗旁的时候,脑子里总会担心窗子上的玻璃会突然碎掉,溅在身上;当坐在教室中间的时候,又担心头顶的电风扇会突然掉下来,砸在脑袋上……佳佳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但是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现在非常难受,教室里不敢去,往往是到处找座位,坐下来就要走……什么事也做不了,真是苦不堪言。

  【咨询师分析】

  强迫型人格分为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和强迫情绪三种。根据佳佳说的情况,可能为强迫型人格倾向中的强迫思维。

  强迫型人格者首先缺少安全感,这种人干什么事都是安全第一,过于仔细认真,反复检查核对,选择时犹豫不决,唯恐疏忽和差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被视为座右铭。为了安全不惜牺牲效率和经济。容易产生处境性和期待性焦虑,遇事就心情紧张,总像面临重大考验似的。守时、拘谨和墨守成规也很突出。

  其次,强迫型人格者内心存在不完善感,不完善感的代偿是追求十全十美,即完美主义。对己责备求全,吹毛求疵。

  强迫型人格者内心存在不确定感和自我怀疑,她感到她面对的世界是不确定的,偶然和意外事件太多,令人抓不住规律。因此,便人为地制定各种清规戒律迫使自己遵守,使自己感到确定。

  【咨询师建议】

  由于强迫型人格障碍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因此,其调节的主要方法是减轻心理压力和放松紧张的心理,顺其自然。

  1.具体分析了其症状产生的原因,指出她的强迫观念和行为并非在短时间内形成,还与她较内向的性格和看似轻松实则严格的家教有关。只要持积极态度,不再有过多的心理压力,争取做到每天记下自己产生强迫意念的次数,并承认有这些意念存在,顺其自然。做到不与之抗争的原则,就可逐渐淡化此观念。

  2.引导她从不合理信念中解脱出来,改变其不合理信念,进而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绝对完美主义心态,使其逐渐在人格上得到成长,从而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克服不良的心理病症。

  3.运用“听其自然”法来调节强迫型人格障碍。不要苛求自己,要顺其自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也不要去评价它、议论它。这种“随他去”的调节方法,可以大大缓解患者内心的冲突和对立,达到消除人格障碍的最终目的。

  4.通过自我暗示法来调节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采用自我暗示语言进行自我暗示,其调节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第二军医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刘伟志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