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难得 肖人玉 |
肖人玉 读到一条隽语:“假如你不能成为一位诗人,那就成为诗。”这话新鲜,难道真有那么多人生如诗?认真想来,倒也不谬。您看,帝王是华贵诗,百姓是草根诗,梁山吼好汉歌,梁祝演彩蝶诗,陕北汉子身在信天游,江西妹子魂牵采茶调……悠悠人生,谁都能成诗,连稀里糊涂过一生的人也凑了首“朦胧诗”。 虽说自身成诗好像比成诗人容易一点,但要成为好诗却未必比成为好诗人容易。南唐李煜治国的才干肯定不如写诗,普希金的诗才比他的人生浪漫诗更值得俄罗斯骄傲,郭沫若无疑是位杰出的诗人,但他后半辈子的格调却颇受指摘。 许多人,尤其是大人物都希望自己成为一首轰轰烈烈、流芳千古的史诗,但如果为此而不择手段就会弄巧成拙,可能成为讽刺诗。 冉阿让的抉择 自打商马第出现,冉阿让就面临荣辱生死的抉择。 他的脑海掀起一场风暴。不自首,可以继续体面地当市长,永远告别囚徒身份,但商马第却可能上断头台。自首,他倒是实现了自我道德的完善,但是芳汀母女俩怎么办?他的工厂和小城蒙特奇怎么办?不自首,辜负了米里埃主教信任的笑容与对他做一个诚实人的期望。但是…… 自首还是不自首?他一夜无眠。虽然仍旧没有作出最后的抉择,但正是彻夜的犹豫彷徨,为翌日在法庭的毅然决然奠定了基础。 冉阿让完全可以打出“为大众谋福祉”的旗号,使自己免于牢狱之灾,但是他不。有些人做着最无耻的事,却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这就是高尚者与卑鄙者的一大分野。 (外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