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节目舞台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书评
 第A35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6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资讯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广告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7版:上海地产
 第B38版:上海地产
 第B39版:上海地产
 第B40版:上海地产
第B07版: 连载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闯闯世界
———一位挚爱母亲的亲述
鲍美琴


  8.这一招还真管用

  从那时起,我尽量抽空和儿子多聊天,讲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不能做“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还陪他一起观看《阿甘正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辅导儿子功课时,我也对原先的方法进行了调整,并给自己立了四条规矩:一是不急于求成,二是耐心再耐心,三是及时给予表扬,四是持之以恒。

  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每次给儿子辅导功课时,为了不让他感到厌烦,我要么先聊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要么给他戴戴“高帽子”,这样一来,他的精神马上上来了。在以前,有些数学题目要讲解好几遍,他还搞不懂,而现在稍微给他分析一下,基本上就会有眉目了。

  而辅导他作文时,我则按照自己独创的一套思路,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例如:老师布置了一篇名为“我的书橱”的作文,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书橱,我就先叫儿子到我的书橱前去观察一下,还给他布置了明确的“任务”,要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书橱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包括分成几层,每层放什么物品,如果记不住,可以写在纸上。他照办了,我很高兴。大约一刻钟时间,他拿着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来到我面前。

  “娘,全写好了。”他向我“表功”。“蛮好,现在你告诉我,如果这个书橱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布置呢?”我给他出题目。

  他不响,我知道他在思索。“最上面的一格,我想放玩具和音乐磁带,还有那个存钱的罐子。”“嗯,不错,那第二格呢?”“和你一样,也放许多书。”“那第三格呢?”“嗯,还没想好。”“那就放你平时喜欢吃的巧克力和糖果什么的,好吗?”我故意试探他。“书橱里怎么能放这些吃的东西!”他摇了摇头,没有上当。“有了!”他叫了起来。

  “什么有了?”我问他。“我马上就要参加比赛了,要是得奖,就把奖杯或奖牌放在里面。”“这是个好主意,就这么办!”我夸奖他。

  接下来,儿子在写这篇作文时,就觉得容易多了,我还给他指出了几个错别字,再调整了一下语句,一篇不错的作文写成了。儿子眉间的愁结也舒展开来。家里又有了欢声笑语。

  可这种方法也不是“百发百中”的,有时候,不管你如何“巧妙设计”,儿子偏不按你的思路走,这时就要考验你的耐心了。所以,我会“另辟蹊径”寻找“突破口”,往往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刚进门,就扯着嗓门大声告诉全家:“我要参加市里的比赛了!”我先替他拿下肩上沉甸甸的书包,然后让他坐下来慢慢说。原来市里准备搞一次大型田径比赛。已经初步决定,让儿子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班主任和施老师已经找他谈过话了。怪不得他如此兴奋。当然,我们也都很高兴。是啊!这么多年来,儿子坚持跑步,从不间断,现在该是测试他成绩的时候了。

  那天晚上,婆婆特地关照丈夫烧了几个好菜,以示庆贺。她怜爱地摸着孙子的黄头发,笑嘻嘻地鼓励道:“比赛时,跑快点,乖囡,好婆等你的好消息。”

  “是啊,你参加的可是市里的大赛呀,要把平时锻炼的劲头亮出来,让大家瞧瞧。”丈夫也在一旁敲边鼓。“没问题,我肯定会尽力的。”儿子不温不火地应道。我则一声不吭,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了上来。回想起儿子走过的道路和全家为此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实在太不容易了。

  “闯闯,祝贺你有这个好机会,也希望你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端起杯子,以茶代酒对他说。“你放心吧,娘,我肯定会尽力的。”儿子表了态。

  第二天,我抽空到学校找儿子的班主任张老师了解情况。据她讲,选择我儿子是因为他在选拔赛中成绩突出,而且还有一股难得的韧劲。当然,施老师的推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她喜欢这个“属虎”的、愣头愣脑、性格内向的男孩,觉得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肯定不会因怕苦怕累而退下阵来。

  为了备战大赛,她还根据儿子的体能逐步加大了运动量,以增强儿子的爆发力和耐力。另外,从起跑到冲刺,每一个环节,她都详细地讲解分析,让儿子心中有数。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