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下) 山奇 加藤嘉一 |
|
在日本, 财务基本上是由老婆来管的 山奇:日本人的工作时间有多少? 加藤:规定是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休息2天。但在日本几乎没有人遵守。比如有一个情况,听一位日本外交部官员的妻子说,她一年以来晚上只见到她老公3次左右,老公一直在单位里面工作回不来。 山奇:那普通职工呢,比如工厂的工人、公司白领呢? 加藤:在日本的工人跟中国不一样,日本很多人是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等。大部分公司的职员都特别累,包括民营的、国有的,大概一周能休息一天就很好了。比如,我爸爸每天工作平均大概十五六个小时,几乎没有一周休息一天的情况。所以日本的旅游消费是最高的,很容易理解。平时不花钱,哪有时间花钱啊。 山奇:就靠旅游花钱。 加藤:对啊,日本的储蓄率是世界上领先的,人们不花钱。在日本最有钱的是谁?就是老人,因为他们工作到60岁,平时不花钱,老了以后又不能花钱,应该说不知道怎么花钱或者不知道花到哪才能得到快乐。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得让老人好好消费激化经济循环。 山奇:我还发现有一个问题,日本人年轻时特别忙,就是日本老人退休了,没事干了和老太太出去旅游。旅游回来就离婚,说有这个现象。原因是之前大家在奋斗,一个顾家一个顾工作,矛盾冲突特别少。退休后出去旅游,真正在一起相处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不和谐,然后发生冲突,然后就离婚。 我还觉得有一项政策特别好,在中国的日本公司,他们员工的工资只保留一点给这个员工,大部分划到他老婆的账上去,是吗? 加藤:对啊。 山奇:我觉得特别好,因为他保护了老婆的利益,他不敢随便离婚,因为钱在老婆手里,保护了家庭的稳定。 加藤:对啊,在日本,财务基本上是由老婆来管的,大约90%以上的人都是这样的。 山奇:日本的财务90%以上是老婆管的? 加藤:我觉得是。但刚才我也说了,现在很多老婆也工作了,但仍然由老婆来管,我从来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强、更优秀。 山奇:对,女孩子可能掌控力大一点,男孩子可能花了就花了,喝完酒就随便花。 加藤:比如我家里就是,我爸拿到这个月的薪水之后首先把所有的薪水都给我妈,然后这个月花多少我妈就给他多少。(笑) 山奇:这个好,这样容易维持家庭的稳定,因为财政权不在自己的手里。(笑) 中国人善于表达, 日本人则不善于表达 山奇:现在很多中国的孩子就有这个问题,就是依赖别人、求助别人,自己不作决定,最后你要为我负责,是因为你的原因我才这样。我不知道日本怎么样? 加藤:这是一种社会现象。稍微说说我个人的事情,我是农村出身的,我从初一开始打工,每天三点钟起来送报纸,这样做了大概六年左右,包括高考的那一天,我家的经济条件很不理想。作为父母让孩子这样做,一定是很心疼的,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为了让儿子独立地过日子而主动给予我这个艰难的课题,我感谢他们。有了父母这样的教育,我才能走到今天。父母培养了我的独立意识,一切都要自己来作决定。其实我是很特殊、很例外的。大部分日本的孩子跟中国的孩子一样,有依赖心理。 山奇:所以这涉及教育问题,其实我觉得还是要培养年轻人的独立性。 加藤:我现在想,围绕逃避责任或者不切实际地思考,日本这种习惯比中国还严重。 山奇:这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我没想到日本的孩子会缺少独立性。 加藤:日本的孩子从另外的方面看很有独立性,比如说他上大学的时候主动去打工、挑战社会,在这个意义上日本的孩子独立性是很强的。但自主、主动地去思考,就是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一定要这样做,这种精神是很欠缺的,总之日本人的独立也有他的两面性吧。 山奇:现在中国大城市中的年轻人对于爱情好像有点儿可望而不可即。年轻人不懂得怎么去培养感情、维护感情,这其实也是导致离婚率高的一个因素。大家都很独立、都很要强,都不懂得去谦让、磨合。我不知道日本年轻人对爱情的想法是怎样的?可能会不一样吧。 加藤:我觉得跟中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很多人说我爱你,很浪漫的话,其实往往是表面的,他口头上说我爱你,我爱社会、我爱父母、我爱自己。 山奇:都不是发自内心的。 加藤:我觉得中国人比如说男女之间很开放。在街上到处都能看到男女享受爱情的场合。 山奇:那你说男女之间比日本开放是指交往吗? 加藤:是交往。比如在北大校园里也好,在公交车上也好,在公众场所也好,大家都随意自然地手拉手、随意地拥抱、随意地接吻,在日本一般是不可能的。 山奇:为什么? 加藤:害羞啊。 山奇:表达情感害羞? 加藤:在日本,人与人之间交往得很委婉,有一定的距离,没有中国人那么亲密,尤其是在东京,越是大城市越有距离。 山奇:其实中国也是这样,中国的大城市,现在高楼大厦的居住也是这个问题,大家都不认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隔阂的。涉及情感方面,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一个热情的民族,所以公共场所大家表示亲昵的感觉我觉得可能这一直有的。 加藤:日本人一般都公私分开对待。在一个人多的公共场所,有两个人拉手很亲密,别人就觉得那两个人的关系有点儿太好,他们应该感到害羞、惭愧。人们很不赞成在公共场所随便拥抱、接吻等行为,因为这是公共场所,是公共的,在私人的场所做这样的事情就无所谓了。 山奇:其实中国人在20年前也是这样,男女之间相处也是很害羞的,不敢暴露在外的,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吸收西方的文化比较多,这方面可能觉得无所谓了。 加藤:但是日本已经吸收西方文化很长时间了。 山奇:那为什么,日本的西方化应该比中国更厉害啊? 加藤:还是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日本人的距离感与中国人、西方人很不一样。我是这样想的,在中国,朋友之间什么都可以帮忙,不认识就根本不理睬,要么是非常亲密,要么是零距离,一般不会有“不远不近”的情况,热情与冷淡之间分得很清楚。 山奇:就比如两个人在路上骑着自行车撞了就吵架,如果一旦认出这两个人是邻居或者是同事、亲戚马上就不吵了。 加藤:嗯,我经常在街上看到你说的情况。日本人是不会特别远也不会零距离。很独特、微妙的距离感。 山奇:日本人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中国人和西方人比较相似,要么远要么近。 加藤:中国人之间有潜在条件,更好相处,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和西方人是更好相处的,日本人则是很独特的。 山奇:但是我觉得中国人看见一个陌生人来了会不理他,其实因为是害羞,中国人这方面反而害羞,不会主动地打招呼,包括邻居也不会主动打招呼,因为害羞。反而日本人在这方面是主动的,但是在情感的表达上又是害羞的,中国人反而在情感上是不害羞的。 加藤:中国人善于表达,日本人则不善于表达。其实,在表达方面跟他们的语言也有关系。中文是外向型的,日文是内向型的。日本人很含蓄,在感情上含蓄。 (摘自《七日谈》 新华出版社2007年8月版) (中)山奇 (日)加藤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