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楼市关注新移民 徐艳 |
城市移民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最直接的效益就是与之相关的居住和投资热潮。在中国滨海城市开发中,威海是较具代表性的城市。 居住需求多样化 威海自建市以来,城市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韩国人、俄罗斯人等国外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他们有着各自的居住需求,这对于威海的房地产市场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如何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消费层次的要求,成为威海房企共同面对的问题。 最近,威海一个深具竞争力的项目——海御19全新产品入市,并走出当地走进上海推广,我们看到这个我国第四代恒温恒湿住宅,不仅在居住舒适性方面走在威海房产市场的前列,其物业服务、生活配套、环境资源都非常具有针对性,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原住居民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了“新威海人”对于居住多样化的需求。 威海南北一家亲 走在威海市区街头上,如果不从行人口音判断,是很难判断出他到底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目前在威海生活的外地人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人口最多。然而,如果以省区为单位并兼以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在威海外来人口前10名的排行榜上,南北各占5个。北方分别为黑龙江、河南、吉林、辽宁、内蒙古,南方前5名为安徽、云南、江苏、四川、浙江。 同时,威海良好而快速的经济发展,吸引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高收入的新城市移民。更引人关注的一群来自俄罗斯,他们对于威海城市环境的认可度非常高,每一年都有大批俄罗斯人到威海旅游、度假,甚至定居。 房地产格局改变 这些“新威海人”正在渐渐成长为威海社会结构中比较活跃的一部分,他们在威海安家置业,发展个人事业,他们不断寻找城市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并直接促使威海的房地产格局发生变化。 可以说,人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选择是天生的,作为被联合国人居署认定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住在威海”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命题。威海的各房地产企业也逐渐认识到这样的城市人口结构变化,在产品开发和营销推广方面也开始向这个方向转变。 对于滨海城市而言,当地居民对住宅的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但是对于新城市移民而言,他们对住宅有自己不同的要求,比如上海人的朝向、南北通透;东北人的实用;外国人的精装修、高品质等等。威海的房地产企业已经由原来的关注产品卖得好不好,是否能够达到盈利目标,开始转向关注更多类别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徐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