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神经症状背后的杀手 徐世定 |
一中年男子因双下肢麻木,走路不稳,在一些医院看了3个月的病。有医生疑为多发性神经病,用药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有医生疑为腰椎病,作了腰椎磁共振检查也无结果。他来我院,正好是我接诊,他说自己行走时踩了别人的脚却一点不知道,此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分明表示病人的深感觉已丧失。这时一个古老的诊断浮出了我的脑海——“脊髓痨”(梅毒螺旋体侵犯脊髓的特殊名称)。然而,面对医生“有没有冶游史”(一夜风流)的询问,病人一口否认,但经医生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和进一步耐心的开导,他同意做性病的血液检测。检测结果不但显示梅毒强阳性,连HIV(艾滋病毒)也是强阳性。如此,这一男子的诊断终于浮出水面,他根本不是多发性神经病,而是一例神经梅毒合并HIV携带者。 梅毒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过去称为性病。梅毒一般在感染后有2年或2年以上的潜伏期。它虽然是STD(传播性的性疾病),但并不只侵犯人体的性器官,而广泛侵犯心血管、骨膜和神经系统。如果以侵犯神经系统为主,即称为神经梅毒。神经梅毒一般可以分为无症状型、脑膜和血管型、实质型(包括脑和脊髓),但各型可合并存在。无症状型是指病人无症状,仅有脑脊液检查异常;脑膜型指在感染数年后,出现类似脑膜炎的症状,病人除了头痛、呕吐外逐渐出现颅神经麻痹的症状,如耳朵可聋、眼睛可瞎、口鼻歪斜等;梅毒如果侵犯脑实质,可根据脑内病灶部位的不同出现单瘫、偏瘫、癫痫、偏盲、失语等症状,可同时伴有脑膜侵犯的症状;脑萎缩是神经梅毒的又一形式,主要表现为麻痹性痴呆。梅毒也可侵犯单神经,出现神经炎的症状,表现为枕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本例病人病变以脊髓后束和后根为主,是脊髓痨的一种表现。病人下肢深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导致踩地如踩棉花,感觉性共济失调,表现为典型的闭目难立症(即闭目时身体明显摇晃睁眼时好转),跨越步态,腱反射引不出,充溢性尿失禁,阿-罗氏瞳孔(双侧瞳孔变小, 不等大),肢体会出现闪电样般激烈疼痛,男性患者阳痿多见。 近年来一些病人的生殖器竟然像本例病人一样一点症状都没有。专家估计,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与现代人频繁使用抗生素有关。本例病人的另一个特点是神经梅毒合并HIV,这是现代STD的又一特点,即合并感染。 梅毒是一个可治疗的STD,一旦诊断确定,即进行抗感染的规范治疗,疾病是可以控制的。本例病人治疗后血液的指标很快下降,但神经的体征却没有明显的好转,说明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再生能力比一般组织弱。(作者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