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节目舞台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书评
 第A35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6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资讯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广告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7版:上海地产
 第B38版:上海地产
 第B39版:上海地产
 第B40版:上海地产
    
2007年9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诊断标准化研究
望闻问切也能“数字化”

鲁哲


  本报讯 (记者鲁哲)“望”有舌象仪、面色仪,“闻”有闻诊语音识别系统,“问”有问诊系统,“切”有脉象仪,今后,中医看病也“数字化”。上海中医药大学日前与绿谷(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从中医四诊检测系统的研究入手,在中医四诊、经络诊断方面深入合作研究开发。

  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的发展为中医四诊信息和症候的标准化研究带来了契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中医药大学着手开发脉象仪,用于教学研究。近年来,中医药大学大量采集临床信息数据,探索信息规范化采集、分析方法,力求在中医四诊量化技术研究上有所突破。

  中医药大学校长助理张怀琼介绍,目前研究已在脉象仪、舌象仪、面色仪、闻诊语音识别系统以及中医问诊系统全面展开。国内其他院校、科研机构有研究四诊中的一项两项的,但如此“四诊合参”,开展信息数字化、标准化研究的在国内尚属首次。他预计,这个系统到2010年可以完成。届时,系统可以帮助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或没有系统学过中医的医生诊断病情,可以为远程诊疗提供设备条件、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和新药开发提供客观依据、为亚健康诊断与健康评价提供参考。而且,随着国外中医诊所越来越多,这个系统有助于中医走向世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