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节目舞台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书评
 第A35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6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资讯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广告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7版:上海地产
 第B38版:上海地产
 第B39版:上海地产
 第B40版:上海地产
  
2007年9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产值百亿元的中药日化用品不愿换包装——
“中草药”成化妆品禁用语引争议

秦武平


  沐浴液、花露水、洗面奶甚至牙膏,产品包装和说明书上为什么不能出现“中草药”字样?

  即将准备出台的《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规范》,列出了禁止标注的用语近百个,“中草药”作为医疗术语之一也在被禁之列,由此引发了业内争议:这一意图与国际接轨的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规范,是否有抹杀本土品牌优势的嫌疑?

  “禁语”意在防止吹嘘

  根据《规范》草案,有三大类字眼今后需要从包装上清除,一类是虚假夸大用语,如特效、高效等;一类是明示或暗示对疾病治疗作用和效果,如除菌、除螨等;第三类医疗术语则禁用范围广大,包括细胞再生、免疫力、中草药等近70种用语。推出如此严苛的明文细则,主要是想遏制化妆品业内盛行的“疗效吹嘘风”,并提醒消费者日化用品不是药品,不可替代药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借鉴国外的一些规定,“药”字明显在被排斥之列,“涉药”的中草药三字也就被禁。今后可能建议“中草药配方”宣传用语改为“天然植物配方”,但如此一来对消费者“眼球”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本土品牌受限最多

  如果这一规定近日内出台,最“受伤”的当属国有品牌。近年来,在跨国品牌重重包围下,一些以天然中草药产品为强项的本土品牌,已渐渐崭露头角。以多种中草药集成的佰草集,在国内市场可与国外高端品牌分庭抗礼,年销售额超过4亿元。由于中国消费者最容易接受中草药比化学品更有利健康的概念,因此在沐浴露、洗发水、牙膏等日化领域中,主打中草药的本土品牌占据优势,目前产品包装标明有“中草药”字样的国产日化用品年销售产值超过100亿元。实际上,国外市场对中草药日化产品需求正日益扩大,日本天然中草药化妆品已占整个市场50%以上,一些化妆品世界品牌都准备在中国收购或开发中草药产品项目,投入巨资研究东方中草药的精髓。

  下禁令不如增标准

  今后,天然植物及中草药化妆品主导全球市场,这是一个大趋势。如果我国自行规定对“中草药”上产品包装设限,还会导致海外对我国优势产品设置贸易壁垒。

  目前,年销售超过10亿元的“六神”沐浴露,配方就是以六种中草药为主,在国内市场占据绝对第一后正准备进军海外市场,一旦“中草药”字样设禁,如何在新兴市场做广告都成难题。

  为此,不少国内日化企业认为,中草药和医疗用语不能完全等同,因此不应从包装上剔除。规范市场不必“一刀切”下禁令,可采取增加中草药添加剂和化妆品标准来提高准入门槛,如此既有利于国内产业正本清源,也有利于中草药国货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 秦武平

  评论 070928110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