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节目舞台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书评
 第A35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6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资讯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广告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7版:上海地产
 第B38版:上海地产
 第B39版:上海地产
 第B40版:上海地产
    
2007年9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店堂虚假广告须自费登报更正
工商普陀分局出新招防止骗人广告回潮
郭剑烽、范小锋、谈蓓莹


  本报讯(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范小锋 谈蓓莹)“我店2007年6月15日 ,在宜川路336号美容美发店橱窗上发布了一幅内容为‘量身定做想减哪就减哪’的宣传广告,内容纯属虚构,已被工商部门立案查处,特此向消费者致歉,并公开更正。”昨天,两则刊登在区报上的黑边围框“检查”,引起大家的关注,工商普陀分局商标科有关负责人今天上午向记者透露,一年多来,责令骗人广告发布者,自费在媒体上自我曝光纠错近30件次,到目前为止,无一例回潮,“效果比起单纯取缔处罚要明显得多”。 

  比起街头建筑物上胡乱涂鸦的各类医疗广告,一批利用自身门店散布夸大效果或纯属无中生有的广告招贴,更容易使人上当。据普陀区消保委统计,今年美容、理疗、减肥引发的消费纠纷达到了20多起,其中受害人多为年轻女性和老年人。按照处理惯例,经三番五次上门,苦口婆心协调,以退货退款为“最大胜利”的消费者,日后发现骗人把戏还在上演。不知哪一个人又会成为受害者?此类担忧也成了包括工商部门在内的许多执法机构的“心病”。如何巩固整治成果?对付游击的力不从心,对那些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则应做到绝不再旧病复发,继续使诈骗钱。

  工商执法人员根据违法者普遍存在的“罚钱不怕,就怕登报曝光,影响生意”的心态,依据相关条例,在罚款取缔的同时,针对情节轻重,责令违法者自费在媒体上作更正道歉广告,且必须写清地址、店名,虚假广告内容和店主姓名,便于众人监督。            评论 07092811002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