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市场转让试点将扩容 全国16家科技园有望入围 许超声 |
代办股份转让试点正在酝酿进一步扩容。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代办股份转让试点的局面很快会被打破,一个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即将出现。武汉、成都、西安、上海等全国范围内的16家科技园区有望入围,随后范围将逐步扩大至16个园区。 股份报价试点扩大 代办股份转让俗称“三板”市场。2001年6月12日,为妥善解决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流通股的转让问题,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代办股份转让工作正式启动,当年7月16日第一家股份转让公司挂牌。 经过多年的运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已经构成了场外市场的雏形。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谈到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时就曾指出:“进一步发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构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此次股份报价试点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正是向着上述目标迈进。 报价公司盈利提升 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工作启动于2006年1月23日,截至2007年4月末,园区内共有13家公司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累计成交金额达到1.57亿元。自中关村科技园区获批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试点以来,一直未有其他园区加入到试点中来,而选择在一家园区内小范围开展试点,这主要是为保证市场的平稳有序发展。事实上,试点以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也开始逐步显现。 从2006年股份报价公司披露的年报来看,公司的总体财务状况较挂牌前得到了明显提升,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表现出了较好的成长性。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已有6家股份报价公司达到了公开发行的财务指标要求。 有利科技企业发展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逐步发展,功能日益发挥的同时,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过于局限的试点范围已经开始妨碍代办股份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扩大试点范围的呼声也日渐高涨。特别是确立了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构建成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这一目标后,扩大试点范围变得更为紧迫,也是首先要迈出的一步。 据了解,目前国内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很多,保守估计,定向募集和陆续成立的股份公司自1992年以来达到5000家以上,这些公司绝大多数没有机会到交易所上市,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由于没有IPO募资过程,门槛相对较低,所以程序也相对简单。因此,“三板”市场为参股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提供了退出渠道,对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十分有利。 本报记者 许超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