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嘉 文 董鸿景 摄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人,能源、速度、联结,声音视觉刺激,永久转移或改造的集中地。城市,是智慧,精力和人类工作的混合体,也是人类的生活实验室。而艺术是这个大炼房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皮埃尔玛丽·勒热纳对于城市艺术的诠释。作为一种最具有公共性、装置性,以及独具亲和力的艺术——城市雕塑,是艺术家在城市这个巨大空间里能够发挥的最亲民最受关注的作品。
本周,上海第七届南京路雕塑邀请展在南京路步行街五卅广场开幕。寓言雕塑的开创者刘政德教授及法国的著名雕塑家皮埃尔玛丽·勒热纳先生携其独特的变形字体雕塑前来参展。使广大市民游客能在同一场地上看到不同的雕塑艺术风格,以及中外文化思想的碰撞。
寓言文学在我国有数千年发展史,平凡幽默的小故事能有力地说明高深的道理,通俗有趣。相对于让老百姓敬而远之的“之乎者也”,千百年来,寓言始终以亲民文学的姿态立足。刘政德教授将这些寓言故事通过雕塑艺术手法形成了其独特的《寓言雕塑》,被人们誉为当代中国九大名雕之一。当它化身为城市雕塑,以有形的艺术实体继续承担智慧的使者,更融合进了高雅的欣赏趣味。相比较普通的城市雕塑,老百姓对于寓言雕塑的热情明显“更胜一筹”。对着不同时代的人物、动物造型,有故事可讲、有道理可听、有造型可赏。它有古老的殷汉风味,娴熟的西方技巧,精妙的构思,大胆的变形,漫画式的夸张,戏剧式的诙谐,团块在多样的组合中和谐统一,整体于古拙的苍劲中透着秀美。
法国雕塑家皮埃尔玛丽·勒热纳的作品以虚拟文字和字体的变形形成独特的雕塑造型,被称做“系列”的互相类似的几件作品构成了充满空间想象的雕塑艺术品。巨大的钢结构和镜子雕塑置身于城市之中,又将城市中的风景一一反射,它们形状纯粹,既是被观赏者,也是反映者。皮埃尔玛丽·勒热纳希望“它们使上海这个市中心及其拥挤的地方得以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