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节日文娱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 广 告
 第A22版:读者之声
 第A23版: 广 告
 第A24版:目 击
 第A26版:深度报道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上海人家
 第A29版: 广 告
 第A30版: 广 告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沪市月报
 第B06版:证券·深市月报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 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有竹君伴无忧

顾行伟

  ■ 红木浅刻圆盘 徐秉言
  ■ 留青竹刻臂搁
  ■ 留青竹刻臂搁
  ■ 红木浅刻笔筒 徐秉言

  ◆顾行伟

  中国的竹制品先秦以前就已出现,均以日用品和生产工具为主。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是在唐以后,能考证的是一种叫“尺八”的乐器,现藏于日本正仓院,唐代流传于日本,花纹为仕女、树木、花草、飞禽、蝶虫,是典型的唐代风格。相反,在中国却只能从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看到对唐代竹制品的介绍。而从银川西夏陵区八号陵室出土的竹雕残片,雕有人物、庭院、假山、花树等,年代上却已经是南宋的产品。因竹易蛀易朽,不易保存,现今发现保存的大多是明以后的,尤其作为竹雕艺术品存世的,当为明清两代。主要流派也为两大派,即“嘉定派”和“金陵派”,嘉定派以朱松龄为代表的朱氏三代人(第二代的朱缨,号小松;第三代的朱稚征,号三松),精于镂雕,深浅可五六层,后又创留青等技法。金陵派以李耀、濮澄为代表,不事精雕,而求自然雅趣,经手稍作打磨即成大器。尤以后人张希黄以留青之多少深浅来反映色彩层次。直至晚清,竹雕艺术日渐衰弱。虽在竹子产地浙江一带产生了不少大家,其地位和影响终不能和上述两大流派相提并论。

  竹雕艺术兴盛于明清,主要是文人的追捧,称竹为君,取其高风亮节,宁折不弯为自喻清高,一日之见,可消百忧。文人居竹、画竹、写竹、玩竹,长年厮守,为文房雅玩不可或缺的品种。明清以来的精品很难觅见,但一般竹雕制品稍加留意还是常可见到的,价格也非天价。

  竹制艺术品作为杂件被人重新认识后,竹刻艺术这一传统工艺也愈来愈被人们重视。

  现代竹刻大师徐素白(名晓钟),终身从事竹刻技艺的研究,生前和唐云、江寒汀、程十发、白焦、冯超然等频繁合作。竹刻表现为书画,书画融于竹刻,创作了一件件艺术精品。在他的刻刀下,竹子犹如宣纸,把中国书画的笔墨韵味表现得惟妙惟肖,尤其在留青竹刻上,突破前人以进刀深浅表现层次性和立体感的传统手法,而代之以阴阳并蓄的刀法虚实相间,产生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作为徐素白的二代传人,次子徐秉言,几十年来寒窗、瘦竹、苦刀,潜心研学父亲的竹刻技艺,传承上已将其父的表现手法熔为一炉,如出一刀,而且在表现作品的写意手法上,运用卧刀飞劈,独辟写意气韵,并且在材质的运用上,扩散到红木和紫檀木上,被誉为武进竹刻的徐氏代表人物。笔者有幸经好友汤兆基介绍,多年前在一次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上与秉言相识,谈来投缘,意趣相逼,秉言兄嘱汤兆基绘梅题款,由他精心操刀,千枝交错,梅绽数朵,花蕊花瓣,层次分明。数年下来,竹面泛红,枝梅凸现,似有暗香扑鼻,“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汤兆基的题字属豪放一体,与画面气韵交汇。每每闲坐下来,或闲聊,或独思,手不离斗竹斗梅,呵之以气息,抚之以汗脂,包浆渐生,光泽和润,火气消退,而人之心情由浮躁转为清静,真可谓“一日见竹,百日无忧”呵!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