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节日文娱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 广 告
 第A22版:读者之声
 第A23版: 广 告
 第A24版:目 击
 第A26版:深度报道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上海人家
 第A29版: 广 告
 第A30版: 广 告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沪市月报
 第B06版:证券·深市月报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 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上海地产
 第B31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2007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次用中文唱歌剧
——访来沪排练《李白》的田浩江
杨建国


  昨天下午,田浩江在上海歌剧院与演员们一起排练了歌剧《李白》后,看到记者就兴高采烈地说:“想了多少年,终于可以在国内的舞台上第一次演中国歌剧了。”10年前,田浩江在上海举办独唱音乐会,当时他对记者表达了一个心愿:这辈子一定要演中国歌剧。

  生日礼物是剧本

  《李白》今年7月7日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上演,10月9日和15日,他将与上海歌剧院合作,分别在北京保利剧院与上海大剧院演出。6年前,田浩江在他的生日聚会上,收到了他妻子廖英华之妹、剧作家廖端丽创作的《李白》剧本。收到这个礼物,田浩江别提有多高兴了。但是,谁来创作音乐,让他找了整整4年。有一次,他去林肯中心听了一台中国作曲家郭文景的音乐会,发现这位作曲家的音乐充满了张力,而且又是四川人,而李白在四川有许多经历。当他邀请素不相识的郭文景合作时,得到了郭文景的肯定回答。

  高级打杂操心多

  演了那么多歌剧,田浩江从不操心演出的细节,一切都由剧院或经纪人打理。而《李白》却不一样,不但要自己找作曲家,还要忙所有的细节事务,“你说我在这部歌剧中扮演什么角色?除了李白,我还是一个打杂的,找剧院、谈价钱、制作小样要订录音棚……”《李白》在科罗拉多演出前两个月,郭文景的乐谱还没完成,演员、乐队、合唱团都等着排练,田浩江心里也急死了,赶紧冲到北京登门拜访。但是,一看到郭文景光着膀子,满头大汗,头也不抬正在赶写乐谱时,他心里又软了下来,在一旁一声不响地坐了好久又悄悄告别。等到拿到乐谱,田浩江迫不及待地翻开来就唱……

  演职人员“全华班”

  把首演选在科罗拉多,是因为他在那里读过研究生,他的太太也在那里生活和工作过。除了乐队和合唱团,田浩江请来了著名导演林兆华,还有男高音迟黎明和女高音黄英等人,组成了“全华班”演职人员团队。这次在京沪两地演的《李白》版本,将是全中文。第一次用母语演唱歌剧,田浩江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他说:“很想把这部歌剧推广到全世界去,现在正和欧洲一些歌剧院谈……”         本报记者 杨建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