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阳光特奥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美丽足球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来信来论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 广 告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A22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A23版:上海地产
 第A24版:上海地产
 第A25版:F1极速上海
 第A26版:F1极速上海
 第A27版:F1极速上海
 第A28版:F1极速上海
 第A29版:F1极速上海
 第A30版:F1极速上海
 第A31版:F1极速上海
 第A32版:F1极速上海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2007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聆听唱片的妙处

任海杰


  听唱片和听现场之不同,犹如到现场看球赛和在家里看转播。现场有现场的好处,唱片也有唱片的妙处。在家里听唱片,你可以选最佳的“黄金”音响位置坐,就好像一场音乐会是专为你一人举办的。常常有乐迷到音乐厅听现场音乐会,如果坐位不是最佳,或那家音乐厅的音响效果不甚理想,那么,他听到的音乐效果,也许反而不如在家里听唱片,就好比有时看电视转播球赛比在现场看球赛更清晰一样。更何况,既然要录唱片,那么无论是指挥、乐队,还是歌唱家、演奏家等等,均是一时之精华,一时之大家,所以,水准往往都是一流或超一流的。好比“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

  而且,当你的唱片积累到一定数量后,你听音乐的状态也就越来越进入了主动的自由王国,比如,当你把巴赫的主要作品都收齐后,你就可以选择某一段日子,定定心心地按内容分门别类地细细品味:你如果想从键盘音乐开始,就从键盘音乐开始;你如果想从小提琴音乐入室,就从小提琴音乐入室;你如果想从声乐作品登门,就从声乐作品那里登门……总之,你想怎么听,就怎么听,主动权都在你手里。如果某一天,你觉得听够了巴赫,想换换口味了,立马可以换。如此潇洒,如此自由,真如神仙一般。

  这神仙一般的感觉还体现在特定的情景氛围中。比如数九严寒的日子,外面下着雨,飘着雪;或者,在酷暑炎炎的日子,外面热火朝天,气温蒸人。在这样的日子里,能呆在家里,或开着空调,已是美事,如果能再放上几张唱片,置身于美妙的音乐享受中,这样的幸福岂非胜过神仙?

  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唱片,一般分为单声道和立体声,其分界线约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因为录音技术的原因,立体声的音效相对好些,不过,单声道的唱片也有其特有的韵味和魅力。因为不少大师诞生的时代比较早,而那时的录音技术也还刚诞生(还有更多的大师没有赶上录音时代,将成为永远的遗憾,比如肖邦、李斯特、帕格尼尼等),我们要欣赏到他们美妙的声音,就只能通过听他们的唱片,比如卡鲁索、吉里、福特文格勒、托斯卡尼尼、卡萨尔斯、科托、蒂博、早期的海菲兹、卡拉斯,等等。

  当我们听这样的唱片时,其感受已超越了纯粹的音响和音效(那个时代的大师已很难再产生了),我们会被他们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所深深感动,伟人已逝、艺术长存的奇观常令我们感叹再三、回味无穷,我们甚至会将单声道那特有的音质作为老唱片的一种标志、一种特有的韵味而欣赏。据笔者所知,在爱乐者中,就有一些专听老唱片的乐迷,而这些乐迷往往都是一些非常老派、非常纯粹的爱乐者。

  欣赏唱片的好处真是一言难以道尽,它另外还有一大功能,就是能派资料的用场。如你想去一场音乐会,但对其中的曲目不太熟悉,你便可以在家里先听一下相关曲目的唱片,然后再去听现场音乐会,收获会更大;回家后,如果意犹未尽,还可拿出唱片来再重温一遍。

  最后想说的是,近年来,音乐DVD在市面上已越来越多,这除了听,还可以看,有许多还是现场录制的,乐迷们的音乐生活真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