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阳光特奥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美丽足球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来信来论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 广 告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A22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A23版:上海地产
 第A24版:上海地产
 第A25版:F1极速上海
 第A26版:F1极速上海
 第A27版:F1极速上海
 第A28版:F1极速上海
 第A29版:F1极速上海
 第A30版:F1极速上海
 第A31版:F1极速上海
 第A32版:F1极速上海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2007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会了看,从此世界变美
——读黄媛新著《上海红颜》
陆梅


  最近在读装帧漂亮的一套黑塞文集,黑塞笔下的文字有着强烈的夏日色彩和乡村味——那种充满了遐想的似曾相识的气息,勾起我很多童年记忆,恰在这个时候,收到黄媛新书《上海红颜》(上海文化版),书名似“摩登”,可书里的文字却是作者一个人的童年记忆,这正合了我的止于脑海的一本随笔小集《相逢一个个童年》。

  黄媛文章不陌生。常在一些报纸、杂志不期而遇,或书评或随笔,出手颇快,都是性情文字。读她文章,大体可猜到她这个人:喜欢看书,看多了也忍不住“手痒”;虽在媒体工作,却不直接和版面打交道,这就不必日日“为文字所累”,写自己想写,挥洒随性;虽在上海弄堂长大,却有多年北方部队生活的经验,因此“小女子”的细密心思里,多了层北方杨树般的嘹亮气质。

  黄媛的文章都不长,适合报纸的千字文。小文章受欢迎,却难写。我熟悉的女作家里,就有不少“慎写”小文章的。小文章见性情——你的喜怒哀乐,你对生活的感悟,你的趣味情趣……处处可在小文章里现出端倪。黄媛的优长是敢写小文章,尤其认识不认识的作者的新书书评,出手快不说,常常还能吹皱一池春水。

  手头这本《上海红颜》,却是她精心创作的一部随笔集。不少的篇章曾在报上读过,成书后再看,大有耳目一新之感。缘何?原本只见了树叶,而今枝叶成林,处处可见繁茂婆娑的景象!真不夸张,早听说了黄媛的这书,也听她提起过大致内容,等书出来拿到手里——嗬,16开的大开本、泛黄牛皮纸的古旧装帧、封面上钢笔细画的老上海市民生活一景,再翻目录,“流年碎影”“美丽物语”“飞短流长”“难念之经”,四辑文字和辑中的每一篇篇名,活脱一个混合了南北方气质的上海女子的生活情态实录!或亲切、或温馨,或喜乐嗔怒、或风情摇曳……

  最喜欢她写童年记忆的一辑,差不多就是我小时候在奶奶家过寒暑假的童年经验,所以她写“晒太阳”,写小女孩涂指甲花,写傍晚坐在弄堂口拿着芭蕉扇乘风凉,写女孩们跳橡皮筋,写“光阴穿过小人书摊”……好比是感同身受回忆我自己的童年。

  返照黄媛的这些文字,“上海红颜”这书名就稍显“时尚”了点。不过该书同系列印象中还出过沈嘉禄的《上海老味道》、西坡的《上海往事》,或许亦是出版角度的考量。黑塞有句话:“因为学会了看,从此世界变美。”黄媛看上海的眼睛,就是一串串美的屐印。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