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F1最佳剧情 迈凯轮式“离婚” 厉苒苒 冯 歆 |
|
本报记者 厉苒苒 实 习 生 冯 歆 曾经如此浓情蜜意,转眼间,分道扬镳。彼时一切如今只变成尴尬,F1的战场上,没有谁永远属于谁。车队与车手之间的维系,脆弱得如同那一纸过期不候的合同书。朝令夕改,彼此感情如爱情一般跌宕曲折,充满悬念。 缘起 领奖台上“一语定情” 2005年9月25日,巴西大奖赛以迈凯轮车队包揽冠亚军告终,但获得季军的阿隆索已依靠积分提前获得了车手总冠军头衔。谁也没有意识到,从那刻开始,命运的齿轮已开始悄悄转动。 在那之前,迈凯轮车队老板丹尼斯从来都不敢“觊觎”阿隆索。“我们都认为阿隆索的那扇门是关得严严实实的。”然而那次领奖台上,偶然的邂逅,开玩笑似的一句无心之言,却成就了一段交易。 丹尼斯:“你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名。(指眼前获得冠亚军的迈家车手)” 没想到,阿隆索立即回答:“我或许会愿意的。” 三周之后,尘埃落定。无惧布里亚托利的愤怒,阿隆索在2006赛季之前,就将自己的2007岁月交给了丹尼斯。 短暂的蜜月期 我的眼里只有你 2006赛季末,阿隆索最终带给雷诺一个完美的告别。经过一个冬季漫长的等待,他终于如愿穿上“银色战袍”。阿隆索兴奋地表示:“我感觉进入迈凯轮之后,自己好像重生了。”新赛季的银箭战车更让他赞不绝口。“MP4-22看上去棒极了,当然我更有兴趣钻到车里面去研究一下它开起来怎么样但从外面看,毫无疑问,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车。” 而向来在车队里“当家做主”的阿隆索,也赢来了他队友“一年级生”汉密尔顿的礼貌尊重。“能和阿隆索在一支车队是件伟大的事情,我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小伙子的谦虚态度让人相信,阿隆索会有一片好“绿叶”来衬他这朵“红花”。 开局不错,MP4-22的表现令很多人松了一口气。揭幕站“红色”称霸,在马来西亚,“银箭”马上还以颜色。此时的汉密尔顿,虽然表现亮眼,却只是紧紧“跟”在卫冕冠军的身后。 矛盾浮出水面 要我还是他 然而,就如同再完美的童话都有被打回油盐酱醋、平凡生活的一天。随着比赛的进行,卫冕冠军心情开始渐渐“不舒服”起来。 原因很简单——那个英国新星完全盖过了“新车王”的风头,享尽车队宠爱。 巴林至法国六站,阿隆索仅在摩纳哥领先于队友。其余比赛中,卫冕冠军都落在队友身后。法国站后,“新人王”以64分的车手积分独占鳌头,而阿隆索却落后整整14分,怎能甘心?他开始抱怨车队更偏爱英国车手,没有给他“应得”的待遇。而原本“谦逊完美”的汉密尔顿也渐渐流露出不甘居于阿隆索之下的“野心”。事实上,以成绩说话的F1,汉密尔顿早已握有“争冠”的筹码。 不寻常的气氛在迈凯轮蔓延,匈牙利站的“排位门”成了偶然中的必然。我们看到阿隆索长时间“莫名”地逗留维修站,我们看到汉密尔顿最后一圈冲线时的放弃,我们也看到丹尼斯愤怒地摔耳机。而真相是:汉密尔顿拒绝了给阿隆索让位的车队指令,阿隆索一怒之下“报复”队友,使他丧失了跑最后一圈的机会。银箭的“暗斗”升级,最终两败俱伤,“内战”导致“内耗”。 进入冷战期 感情破裂了? 转折点正是发生在匈牙利的正赛前。尽管丹尼斯并不承认阿隆索以手上拥有间谍案的证据“要挟”车队:要么让他留在迈凯轮做一号车手,要么放他离开。但丹尼斯和莫斯利都证实了一点:阿隆索在那天早上向丹尼斯提出手上掌握有间谍案的资料。 巴黎的听证会,豪格去了,丹尼斯去了,汉密尔顿去了,德拉罗萨也去了,而阿隆索选择“专注比赛”。丹尼斯忍不住说道:“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到场,但人们有自己的意愿,一切取决于个人!” 与汉密尔顿关系不堪,连丹尼斯和整个车队,阿隆索也在渐渐失去。一直努力维持“和平”表面的丹尼斯终于承认:“我和阿隆索的关系‘冷淡’,从匈牙利站后,我们已经一个月没有说过话了”。不仅如此,因为被看作是“告密者”,阿隆索在整个车队中陷入尴尬。“他现在很少和人说话,几乎过着与车队其他成员隔绝的生活。”丹尼斯这样评价道。 而赛季初,他的比赛技师曾经说,阿隆索一站比赛和他说的话,比莱库宁效力迈凯轮几年和他说的都多。 未来? 牵一发动全身 现在,阿隆索的去留成了所有人关注的话题。 去年,舒马赫和莱库宁影响了整个转会局面,造成了难得一见的“大迁徙”。如今,一切关于转会的传言都围绕着阿隆索“打转”。马萨、罗斯伯格、科瓦莱宁,甚至宝马的两位车手都传言要为阿隆索做好“腾位子”的准备,而海德费尔德、巴顿则被看好去“补位”。曾经的“好搭档”费斯切拉能否留在F1,似乎更取决于卫冕冠军,布里亚托利“时刻准备着”与爱徒“再续前缘”。 【一句话点评】 仿佛美国肥皂剧的烂熟情节——初识、热恋、第三者介入、冷战直至有可能到来的破裂……2007赛季的银箭迈凯轮车队,内部勾心斗角精彩好似一出戏。最佳剧情奖,不颁给它,还会有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