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新添4座城门 不久游客能看到城门21座 |
对于南京22.425公里的明城墙来说,今年尤其值得记录一笔:明城墙今年一年内,新添4座城门,分别是7月底完工的中华门城堡两侧的中华门东门和中华门西门,日前刚刚建成的察哈尔路西延华严岗门和正在施工中的武定门。这样,待武定门复建完毕,南京人将可看到的城门共有21座。 华严岗门 原是城墙豁口 华严岗门是刚刚建成的新城门,该处原是明城墙上的一处坍塌豁口。由于新建的察哈尔路西延从此通过,城墙豁口被扒开,便改造成一座新的四拱城门。 华严岗门的4座拱门中,中间的两座高度为9.38米,外侧的两座拱高度为6.22米。城门的外立面由仿古城墙砖建成,拱券内则是涂刷的富有肌理外墙真实漆。据介绍,这座城门和其他城门不同,并非是由城墙砖砌成的,而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浇筑完城墙拱券后,再回填泥土,用城墙砖砌出城墙的模样。目前,中间的两座拱门已允许车辆通行,两侧的小拱门还在施工中。 据了解,华严岗门的得名来源于察哈尔路西延道路所经过的一处地名,该地名就叫“华严岗”。 中华门 恢复从前规模 今年7月下旬,中华门东西门复建工程完工,东门和西门的建设高度与中华门的镝楼持平。 中华门是南京城的正南门,原名聚宝门。明太祖朱元璋自1366年开始修筑南京城垣,其中南门是在南唐都城南门的故址上重建的。因传说门下埋有江南富户沈万三的聚宝盆,被称作“聚宝门”。城门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共设三道瓮城,由四道券门贯通,首道城门高21.45米。各门均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瓮城上下设有藏兵洞13个,左右马道下设藏兵洞14个,可在战时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据估计可容纳3000人。 1931年,当时政府在中华门城堡两侧修建东、西城门,并将“聚宝门”改名为“中华门”。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城的时候,中华门遭到日军炮火损坏,1955年有关部门拆除了中华门东门和中华门西门。现在,通过东西城门的复建,中华门得以恢复此前的规模。 武定门 延续南侧城墙 新添的第4座城门,就是规模宏大的武定门。武定门位于白鹭洲公园南侧,是长乐路穿过明城墙的所在处。原本是明城墙上的一处豁口,1933年的时候被改造兴建为一处城门,命名为武定门。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武定门在城墙拆除风潮中被拆。 武定门在开工修复之前,两侧城墙之间相距约百米,现在的修复工程不仅要在长乐路上修复城门洞,而且要将道路两侧的城墙,尤其是南侧的城墙延续过来。同时,武定门还将在修复城墙和门洞的基础上,复原1933年修建时兴建的门楼。据介绍,武定门修复完工后,将像挹江门一样拥有完整的城门结构。 南辰 新闻链接 在南京,“里十三、外十八”的城门数量一直为人津津乐道。“里十三”指南京明城墙有13座城门,即朝阳门(今中山门)、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中门稍南的汉西门)、清凉门(又称清江门)、怀远门(今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 据明朝史料记载,其实,朱元璋当时一共建了15座城门。到了洪武10年,朱元璋考虑到部分城门有所重叠,便下一纸诏书将金陵门和幕府门“革除”。这两个城门遭“革除”后被重新堵起来,因此后世便再也没有这两个城门的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