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阳光特奥
 第A03版:阳光特奥
 第A04版:阳光特奥
 第A05版:阳光特奥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综合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2007年10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随着管网改造不断延伸
上海水务系统供水集约化惠及城乡居民
张欣平 喻晓


  2004年7月,依据《上海市供水专业规划》提出的全市供水“一网分片调度、资源合理配置”,以及“解决供水紧缺,改善供水水质,确保乡镇供水安全并满足长远发展需求”等要求,上海市水务局与青浦区政府联合签发了《关于解决青浦区徐泾镇、华新镇供水问题的意见》,这标志着上海城乡供水集约化的正式起步。

  供水一体化达标

  时间过去三年多,本市市南、市北、浦东、闵行、奉贤五大自来水公司通过整合化推进、专业化管理、多样化探索等一系列措施,顺利完成了各自区域内的供水一体化阶段性目标,原本只有中心城区居民用户才能享受到的自来水方面的各项优质服务,也随着水管的不断延伸,进入到郊区的千家万户中。

  在集约化工作开始以前,上海区(县)自来水公司和乡镇水厂当时共有中小水厂196家。由于过去乡镇供水是以解决农村生活和基本生产用水为主要目的,因此制水设备和工艺都比较简单落后,水质较难得到保证;在水费收缴上,方式落后,回收率低,产销差居高不下。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了乡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水质已明显改善

  市南、市北、浦东、闵行、奉贤五大自来水公司,在上海城投总公司的直接部署下,相继完成了各自的阶段性任务。市南公司敷设DN500以上管道55.78公里,改造地区旧管网99公里,更换水表17107只,分别实施了青浦东部徐泾、华新两镇供水切换;市北公司完成了宝山地区30口深井切换任务,接收了2万多只水表,110多平方公里区域的管网得到了改造;浦东公司相继对高桥、三林、北蔡、曹路、高东、高行等集镇地区84个街坊实施了切换,总受益户数50698户,总受益面积350平方公里;奉贤地区在集约化后水质、水压和服务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出厂水平均浊度从以前的0.63NTU提高到0.3NTU;管网水平均浊度从以前的0.93NTU提高到0.31NTU,水压方面也已经达到市中心城区的平均水平。

  服务向郊区拓展

  随着水管的延伸,自来水服务也随之向郊区拓展。市南公司根据青浦东部地区的服务需求,及时设立了徐泾、华新等地区的服务站点;闵行公司通过全国劳动模范尹金龙的带教,促进了当地职工服务意识和行为规范的进步;浦东公司的集约化用户由于享受到了优质的供水服务,当地的水费回收率明显提高。

  本报记者 张欣平 特约通讯员 喻晓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