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鱼类“游”进观光隧道 十一长假去看水中生物 张斌 |
十一黄金周,外滩观光隧道将几乎绝迹了的白鳍豚和有水中熊猫之称的中华鲟、白鲟、江豚等标本请到了深海珍奇馆向市民和中外游客展出。 此外,在隧道水生物大厅,游人还能欣赏到过去游弋在黄浦江、苏州河内的胭脂鱼。 过去的长江是众多珍稀水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家园,在渔民的眼里,自古长江就有“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的谚语,这里的“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是指白鲟,而大得不像样的“黄排”则是大家还不太熟悉的胭脂鱼。中华鲟和白鲟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胭脂鱼则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胭脂鱼俗称黄排,游弋在我国的长江以及黄浦江,目前胭脂鱼在黄浦江已绝迹。 此次展出白鳍豚骨架,非常珍贵。它收藏在东海水产研究所海洋生物展示大厅,为配合“爱护黄浦江,保护长江珍稀水生物”科普活动,东海水产研究所把这镇馆之宝在深海珍奇展内展出。 ● 展馆看点一 上海地区唯一一副几乎绝迹了的长江水生物——白鳍豚 ● 展馆看点二 上海地区目前最大的中华鲟标本(3.37米) ● 展馆看点三 过去游弋在黄浦江、苏州河内,现已绝迹的典型水生生物活体——胭脂鱼 ● 展馆看点四 由上海市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提供的2007年抢救遇难中华鲟图片和影视片 张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