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阳光特奥
 第A04版:阳光特奥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体育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 广 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家庭周刊
 第A14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15版: 广 告
 第A16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1版:时尚
 第B0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03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04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05版:天天搜楼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连载
第B04版: 时尚·秀场故事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10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大杂烩”式艺术盛宴
访日本画家小西、设计师樱井
庄娅琼 董鸿景

  ■ 小西
  ■ 樱井
  ■ 以上速写作品均小西作

    一支来自日本的“散拼”艺术家团队,把自己在中国的第一次演出命名为“曼荼罗舞踏”(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悠远的舞蹈形式,寓意通过舞蹈而寻求光明和纯净。)。2007年10月1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大礼堂,画家、舞蹈家、服装设计师、音乐家,将在同一个舞台上各自演绎着自己的专业。这是一场怎样的秀?它是如何诞生的?我们专访了此次活动的总策划东洋画家小西女士,以及参与演出的服装设计师樱井久美小姐。

  偶然开始“拉帮结派”

  小西在中国有过八年的留学经历,在华东师范大学专攻中国传统国画,她用流利的中文诉说对中国文化的深深迷恋:“我很喜欢中国国画,学了八年之后才回日本。回去之后还是坚持在画,我慢慢发现大家对国画有一种单调的理解就是'黑白灰'的水墨画,就很自然地想到怎么样可以把丰富细腻的色彩和中国画的技巧结合起来。在研究和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有了成果。”在日本办过几次画展的小西,试着想到中国来开一次个展。

  “为了筹备个展的作品,我开始加强作画,偶然的一次我在一个朋友的舞蹈工作室作画,朋友看我作画的过程,忽然就提议是不是可以和我一起演出。我当时愣了一下,因为作画和舞蹈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艺术,肢体活动上没有融合点,但是当时可能觉得他们的舞蹈也很有意思,就冲动地答应下来了。”小西笑着解释,这次演出的成因完全是一次偶然的冲动。

  “后来,我又遇到樱井小姐,她很有兴趣参加进来,于是服装设计的部分就诞生了,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许多搞艺术的人都想要参加进来,现在我们只能开始采取'拦截'了。”小西和樱井大笑,她们表示实在没想到会发展成这样一个“济济一堂”的局面。但不管怎样,能够在中日恢复建交35年之际,举办这样的演出,所有人都感觉意义非同一般。

  肢体实现“殊途同归”

  作为一个“现场表演”展览,这个团队首先在艺术家的人数上先声夺人,这样的演出在气势上有绝对的感官侵袭性,不管是视觉、听觉都会给观众很大的冲击,但人多并不一定是优势,更何况他们之间的艺术领域泾渭分明。“对!怎样组合起来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是现场自顾自地表现自己的创作过程。”小西沉吟道:“先就说舞蹈和绘画。我会在现场作画,身边就是一群舞者,那假如说我们之间很纯粹地各司其职会显得单薄乏味。我们的融合点还是在肢体上。曾经有一位舞者看我作画之后说,我用笔的某些姿势很像舞蹈。而后我也慢慢发现,在一些巨幅画作的创作过程中,蹲下、起立、弯腰、挥手等等动作其实稍加修饰就成了一种舞蹈。”

  小西用简单的姿势做示范,并兴奋地说:“你们一定想不到,许多动作放慢速度之后很有些太极拳的味道。这样一来,在舞台上,画家和舞蹈家的界限就模糊起来,画布前有很多舞者——我也是其中之一,最后我们所有人的肢体动作通过我的手在画布上挥洒出了线条和图案,那是所有人的杰作。”

  一旁的樱井小姐笑了起来:“这下,我在做设计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肢体动作了。幸好我小时候有学习日本舞的经历,还不算为难我。”

  糅合混杂各归各演

  演出分为三幕:第一幕是“化妆”,所有演员分成四组,互相化妆;第二幕是个体演出,虽然在同一个舞台上,但比较强调让观众看每个艺术家最特别的表现形式,而非完全融合;第三幕彻底的“揉捏”,在相同的音乐背景之下做到“同中有异”。

  这样的状况,第三幕的背景音乐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设计师和画者或许对音乐的固然要求可以放到最低,而音乐家中有吹笛子的、打鼓的、弹吉他的,他们如何串联?而舞者中有传统的日本舞技、现代舞、街舞、芭蕾,甚至还有中国的戏剧人物,他们需要的音乐有着天渊之别。

  “我们已经请了著名的音乐人谱曲,演出中会有系统的音乐背景,中间会有留白,让不同的音乐家们轮番发挥;而舞者们就只好为难他们了。”小西笑着说:“在异样的音乐之后他们可能会改变节奏和动作的频率,但是否会发挥出意料之外的舞蹈动作,这是最让我兴奋的。”

  “所以我们都很看好和期待第三幕。”樱井补充道:“我相信会有许多观众平时看不到的场面出现。拿我的设计来说,每个人都穿衣服,但很少有人看过设计、剪裁的整个过程,这一次,我会在一群舞者的环绕之后完全展现这个过程,自己也很激动。”

  樱井在整场演出中也有着一个贯穿联合的作用,因为演出最后,她所设计制作出的服装会当场给每个演员穿上。“我一直是为舞蹈、戏剧以及歌剧演员设计服装的,她们常常会因为舞蹈中的某些动作而对服装有特别的要求,我要按照那些特殊情况修改、剪裁。那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过程,相信普通观众会很好奇,这一次可以说是‘大揭秘’了。”

  采访结束时,我们回归到了演出的名字——“曼荼罗”。小西轻声说:“我见过西藏的曼荼罗,上面那一尊尊佛像很精致、很神圣。这一次的演出人数众多,还会吸纳很多中国的艺术家进来。我们是一个团队,但也是独立的个体,我希望这个组合就好像曼荼罗的图案一样。小西认真的表情传递了她作为这次艺术表演展总策划的自豪。    ◆ 庄娅琼 文  董鸿景 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