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闯闯世界 ——一位挚爱母亲的亲述 鲍美琴 |
|
15.儿子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自从进了特奥足球队,儿子对球赛的兴趣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要么在电视里观看国外的精彩球赛,例如意甲和英超;要么到虹口体育场或上海体育场,去亲身体验足球紧张刺激的气氛。同样喜爱足球的丈夫只要手头没事,也很乐意和他同去观看。 “要是能有机会参加世界特奥会的足球比赛就好了!”儿子不止一次地重复过这句话。2003年6月,儿子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在上海特奥会的选拔中,他入选中国特奥足球队,将出征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夏季特奥运动会。 和儿子一起前往的有我,还有上南辅读学校校长姚平。姚校长的身份是网球教练,而我是受中国特奥会的邀请,以“特奥家庭领袖”的身份参加。 2003年6月18日,飞机安全地降落在都柏林机场。机场的出口处,彩旗飘扬,人声鼎沸,许多爱尔兰的志愿者早已等待在那。一见中国代表团出来,他们就迎上前去,有的拿行李,有的介绍情况,还有的分散人流。在他们周到细致的安排下,中国上海特奥代表团一行45人,很快分乘几辆大巴前往下榻的奥运村。 在特奥讲坛上,儿子还大胆地上台介绍参加特奥运动的艰难过程和取得的成绩,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自己。他着重讲了长跑和足球训练的情况。 “I am Xu Chuang from Shanghai,China.I am glad to come here.I love football.(我是来自中国上海的徐闯。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我热爱足球。)”他还用简单的英语做了自我介绍,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 2003年6月21日,第十一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克罗克公园体育场开幕。当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入场后,传递本届特奥会圣火的火炬接力队也健步跑入场内,它由6名不同肤色的特奥运动员组成。由于距离较远,前面几个运动员的火炬接力,我没看清楚。可当最后一名运动员手上高举着熊熊燃烧的火炬、渐渐由远而近时,手拿望远镜的我忽然觉得他的身影是那么熟悉,特别是他那独特的跑姿,怎么会和儿子如此相像呢,难道真是他吗?我不敢相信!于是,我又调整了一下望远镜,屏住呼吸再仔细地分辨,没错,果然是儿子!这时,广播里也传出了儿子的名字,只见儿子先高举火炬,面带微笑地向看台的各个方向挥手示意,然后,彬彬有礼地把火炬交给了爱尔兰小男孩麦考利。万众瞩目下,麦考利跑上台阶,点燃了本届特奥会主火炬。体育场内霎时喧闹起来,成千上万朵绚丽多彩的礼花在夜空里绽放,气氛达到了高潮。 开幕式洋溢着狂欢节般的气氛。特奥运动的创始者美国人尤尼丝·肯尼迪·施莱佛女士、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和世界闻名的前拳王默罕莫德·阿里,也出席了开幕式。 而此时的我则早已激动得泪流满面,没想到在这么多的优秀运动员当中,儿子竟然会被选为火炬手,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这是何等的荣誉啊!在接下来的开幕式演出中,我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现场的解说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只有儿子的身影在眼前不断地晃动。 在随后的日子里,特奥会的各项比赛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无论赛况如何,场内都有大批的当地观众和志愿者前来观战,他们为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喝彩助威、摇旗呐喊,充分体现出爱尔兰人民参与特奥、充满爱心和乐于助人的丰富情感。 其实,除了比赛场地,无论在旅馆,还是在大街上,处处可见这种感人的氛围。当地人或是热情地为特奥运动员指路,或是详尽地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或是好客地邀请各国来宾在街边的露天咖啡馆小坐解乏。 由于活动安排较紧,无法和儿子保持联系,我只好特别关注足球比赛的时间表,生怕错过中国队的比赛。 终于等到了那场中国队和乌拉圭队的决赛。 |